纳兰性德《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原文】清代,纳兰性德
【采桑子】

土花曾染湘娥黛,
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
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
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
方响前头见玉箫。

翻译: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苔藓,晶莹的泪水难以消除。清韵声声,那不是谁在用犀槌敲击乐器,而是她头上的凤翅触碰到了青竹发出的清雅和谐的响声。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秋色多么撩人、秋意无限,应该将这些用端砚写成诗篇。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鹦鹉,当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

1、(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90页

土花曾染湘娥黛(dài),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xī)(zhuī)是凤翘。

土花:此处指器物上的锈蚀斑迹。
犀椎:即犀槌。
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
凤翘:凤形首饰。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端溪:溪名,在广东高要东南,产砚石,制成者称瑞溪砚或端砚,为砚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称砚台。
端溪紫,指端溪紫石砚。
方响:古磬类打击乐器。

1、(清)纳兰性德著;何灏等注析,纳兰词,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09,第90页

赏析: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这是一首抒写秘恋之情的词作。

  上片写一对恋人偷偷在竹林中幽会的情状。首句点出幽会地点,次句写二人相见后,心潮澎湃,相对垂泪。三四两句写幽会时难忘之事:恋人头上的凤翘碰到了青竹,发出动听的声音,使人久久不能忘却。

  下片写两人分别后,主人公独自一人时的情状。首二句写主人公欲以笔墨寄托情怀,结尾二句,他又幻想借鹦鹉向恋人传情达意,一举一动,痴情流露,真情可感。

  这首词写的是一段深隐的恋情,用苔藓遍布的竹子和晶莹难以消除的泪水来打开全词,这段恋情的苦楚,真的是如泪如疤。总体来说,这首词的写作风格清新淡雅,虽然不能算是纳兰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但将相思之苦刻画得淋漓尽致,也算是一首别致的小词。

1、《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11,第64页
2、聂小晴编著,纳兰词,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1,第18页

【cǎi sāng zǐ 】
【采桑子】


tǔ huā céng rǎn xiāng é dài ,
土花曾染湘娥黛,
qiān lèi nán xiāo 。
铅泪难消。
qīng yùn shuí qiāo ,
清韵谁敲,
bú shì xī zhuī shì fèng qiào 。
不是犀椎是凤翘。


zhī yīng zhǎng bàn duān xī zǐ ,
只应长伴端溪紫,
gē qǔ qiū cháo 。
割取秋潮。
yīng wǔ tōu jiāo ,
鹦鹉偷教,
fāng xiǎng qián tóu jiàn yù xiāo 。
方响前头见玉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