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翻译及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南北朝,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翻译: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782、《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刘禹锡诗文选注》(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2823、高志忠.《刘禹锡诗词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250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顾:念,指考虑。
怜:怜惜,爱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带:腰带。
频减:多次缩紧。
冠:帽子。

废书缘惜眼,多灸(jiǔ)为随年。

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
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
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经事还谙(ān)事,阅人如阅川。

谙:熟悉。
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阅,经历。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

幸:幸运,引申为优点。
下此:指改变对衰老的忧虑心情。
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
此,指“顾老”,对衰老的忧虑和担心。
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莫道桑榆(yú)晚,为霞(xiá)尚满天。

桑榆:指桑、榆二星。
太阳下到桑榆二星之间,天色便晚了,喻人至晚年。
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78
2、《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刘禹锡诗文选注》(修订本

赏析: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1、何民胜《咏老诗词鉴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46-147

rén shuí bú gù lǎo ,lǎo qù yǒu shuí lián 。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shēn shòu dài pín jiǎn ,fā xī guàn zì piān 。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fèi shū yuán xī yǎn ,duō zhì wéi suí nián 。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jīng shì hái ān shì ,yuè rén rú yuè chuān 。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xì sī jiē xìng yǐ ,xià cǐ biàn xiāo rán 。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mò dào sāng yú wǎn ,wéi xiá shàng mǎn tiān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