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金昌绪所作闺怨诗,为什么能索引而出?
金昌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金昌绪所作的《春怨》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或许因为都是被命运所抛弃的孤儿,总是希望在世间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伴侣,从此可以用来抵抗岁月的风霜雪苦。可是,造化弄人,我们所希望的那些岁月静好,都只能存在于幻梦之中。
人生多苦,喜怒哀乐,相逢离别,对于我们而言,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上,更多的恰是与亲爱的人离多聚少。山一程,水一程,山水相隔,唯有长相思。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思情的诗作。古典诗歌里面,与这种内容有关的诗歌,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但是,这一首却从众多作品里面突围而出,成为其中的骄者。
中国的古典诗歌,大多喜欢讲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主张一个“情”字为胜;而在叙事性上,则稍微存在些许不足,当然,也不是说没有这种专以“叙事”取胜的诗歌,比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等。
在讲究叙事性诗歌作品的写作上面,“集大成”的唐朝伟大诗人“诗圣”杜甫和擅长学习乐府叙事的著名诗人白居易,都是其中最卓越的创作者。杜甫创作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都是诗歌史上令人无法忘记的伟大作品。
但今天要讨论的这首《春怨》,却既不是杜甫的,也不是白居易的,反而是一个并不出名的诗人,他叫金昌绪。我们可能早就听说过他写这首诗歌,却并不了解诗人;事实上,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
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个字,用极其精炼的笔墨,生动有趣地描绘出来一幅令人难忘的“春闺思怨图”。春光明媚的一天,春树繁茂,枝叶葳蕤,长庭寂寥,春闺深锁。忽然,从遥远的天际,飞来几只黄莺儿,落在院中树上,开始施展婉转的歌喉,清脆的鸣叫声打破了深院的寂静。
如果单单地看这样的一卷画面,当然是十分赏心悦目的。可是,十分突然地,原本紧闭的门被人打开,一个娇俏的少妇就这么地闯进了画幅之中。于是,和谐被突兀地破坏掉。满脸饱含怨气的少妇,嗔怒地驱赶走了黄莺儿。院落立即又恢复了原来的静谧,然而却再也无法充满起初的那种祥和气氛。
春光可爱,鸟声动听,面对如此佳景,少妇为什么没有心思欣赏?妩媚的黄莺儿,仍然会遭到少妇的驱离呢?原来,她的丈夫正在在辽西戍守边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讯息传回。因为担心,因为相思,因为无法排遣的寂寞之情,都让她无法去面对眼前的美景。
少妇之所以做出驱赶黄莺的举动,只是因为她只能在梦中与自己牵挂的丈夫相会,述说难以表达的惆怅和无可奈何。但是现在呢,这些美梦,却因为黄莺的鸣叫而被惊醒。梦幻破灭的瞬间,她的所有的满怀欢欣,以及由此带来的点滴虚无的安慰之情,也随着鸟叫声音而遭到损毁。基于此,她当然只能把所有的不满与愤慨,都发泄在不知趣的黄莺身上。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着高妙的举措,可谓“环环相扣,丝丝相绕”,在章法构造上“摘一句不成诗”,“就一意圆净成章”(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全篇以“打起黄莺儿”起,引领出来相应的结果“莫教枝上啼”,由此给人形成疑问:诗题作《春怨》,如此意义何在呢?为什么在美好的春光里,却做出如此“煮鹤焚琴”的举动呢?
诗人在一系列动作描写之中,把自己所要表述的各种暗含着的意思,于层层递进的关系内一一阐释清楚。少妇之所以驱赶黄莺,是不想听见它们的啼叫;正是因为黄莺的鸣声,把她的美梦给吵醒而打破了;她在梦中正幻想着与戍守边疆的丈夫述说衷肠呢?此种梦破的幻灭感,恰是沉重的怨望。诗人正是通过如此手段,最终指向本诗所要表现的内容,从而轻松达到自己所想要的艺术效果。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