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所作,讲述一个感人肺腑的母子离别故事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后人,清代诗人,他的七言诗十分富有特色,与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受合称“毗陵七子”。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黄景仁的诗作吧。

  在这个人世间,所有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甚至毁灭。但唯有母爱,它永远是那么伟大、无私,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母爱就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中,虽然它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成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天下母亲的爱,其实都在一针一线之类的小事之中。母爱是温暖的外衣,时时关爱着你的身体;母爱是你身上的一件厚厚的衣服,无时无刻不围绕着你的前后,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母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

image.png

  母爱如水,缠绵流过,鼓舞着我们,开导着我们,引我们走向光明;母爱如水,给我们浓浓的柔情,使我们常常陶醉在母爱的长河里;母爱如水,有时平静的流动,有时又急速前进。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多少名人伟人曾歌颂过它,如清代黄景仁。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黄景仁一生怀才不遇,虽然后来步入仕途,却依旧穷困潦倒,最后在贫病交加中凄凉的客死他乡,年仅35岁。

  黄景仁被后世人称为“毗陵七子”之一,作品多是愤世嫉俗的文章,常常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凄凉落寞的心境。乾隆三十六年,黄景仁受命外出公干,因为调令紧急,所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匆忙收拾行装,踏上了告别母亲妻儿远走他乡之路,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别老母》,借以表达自己的无奈与悲痛。

image.png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是他那个时代最了不起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深入人心,而他的这首《别老母》,更是写出了内心最沉痛的悲伤。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一种非常直白的口吻描述了一个人即将要出门,与老母亲别离的场景,可以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情景,假如你是一个游子的话,相信对于这首诗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当我们要离开故乡时,年迈的母亲一定依旧还是把我们当孩子,会絮絮叨叨地说上许多话,尤其是在离开家门时,母亲也依旧还是会伫立在门前向着我们招手,尽管这个时候母亲很坚强,但是他内心那一份悲痛之情,其实早已是令她心如刀绞。

  这首诗的首句“搴帷别母河梁去”点明了别母的主题,并融含了远游异乡、身世飘零的悲哀之感。“搴(qián牵)帷”,掀起门帘。这是诗人出门的动作。“河梁”,河上的桥。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之句,后因以“河梁”泛指送别之地。首句直写题面,并以“搴”、“别”、“去”等表示动态的词,含蓄表示自己别母的时间过程以及在空间上渐离渐远时难以言喻的伤痛之情。

  次句“白发愁看泪眼枯”并没有直接抒写别母时的伤痛之情,但是,却可以感受到母与子内心的情感运动及相互间情感的交流。母亲一头白发,老态龙钟,还一手扶车, 一手拄杖,远远送到河梁之上,难舍难分的神情显而易见。此刻的母亲还一脸愁容,是柴米无着落?还是无积蓄,不得御冬?都不是!原因只有诗人知道。

image.png

  看到此刻的母亲,诗人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伤心恨我未成名,一介寒士,家徒四壁,何以奉养老母?一双泪眼,愧见慈母;慈母情深,对游子目不转睛,似乎要把我看透看够,似乎这就是最后一眼,这种诀别的心情,令人心酸难禁。四眼相对,四泪纵横,可怜老母泪尽眼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岂不令人黯然销魂!正是“行子肠断,百感凄恻”(江淹《别赋》)。

  所以在这第二句里,我们能从诗人眼里所看见的老母惨象中反射出诗人自己的痛切感受,老人以生离作死别,真使游子“意夺神骇,心折骨惊”。

  第三句“惨惨柴门风雪夜”写景,描写的是一幅情景交融的全景式画面,营造出一种充溢着强烈悲哀情绪的氛围。这句“风雪”这个意象在诗词中并不少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有悲壮,有凄凉,却都不像黄景仁这句写得悲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大概是和他当时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吧。

  说不清是因为天气恶劣,加深了他内心的愁苦,还是因为他内心的愁苦,让环境也染上了凄凉的色彩,总之这一句情景交融,将他荒凉、沉痛的心境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伤感。

image.png

  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表明了诗人内心情感的矛盾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不舍以及一种无奈的情怀。这一句是诗人不得不离别母亲的肺腑之言,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字字沉痛让人不忍读:自己将年迈的母亲留在寒冷的风雪中,实在是于心不忍,这也不是身为人子应该做的事啊!自己不能在家中侍奉老母,反而增加老母的忧愁,这样的儿子岂不是没有更好!

  这种感慨是极为凝重的,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母之心,恋母之情,而变成了对那个时代的正义控诉,对所有无依,无靠,无助老者的深切同情,对天下不孝子女的严厉谴责,这是由个人情感到社会思想的升华,它从生育学角度告诫世人,养子无用,不如不养。

  黄景仁的这首《别老母》可谓是写得情深意重,非常的有意境,诗人犹如就是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母子离别的故事。或者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才能够让诗人在这寥寥数语里,把这首诗写得如此感人。所以这首诗,比起那些爱母,敬母的直描作品,更具感染力和普遍性,成为爱母作品中不朽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