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其一》: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一》,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咏怀古迹·其一》

  作者: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解】:

  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image.png

  【韵译】:

  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

  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

  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

  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

  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评析】:

  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