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涯所作的《秋思》,将诗人的思念之浓厚表现无遗

  王涯,字广津,唐朝时期官员、诗人,他的诗语言婉丽却有风骨,题材上多写边塞戎旅、春情闺思。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涯所作的《秋思》吧。

  就像歌声所唱那样,有谁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时光却是最好的导师,可以慢慢抚平内心的忧伤,而记忆也会渐渐恢复平淡。曾经的浓烈,如今回过头来再看,一切早已月白风轻,不复往日热情。

  《秋思》

  【唐】王涯

  网轩凉吹动轻衣,夜听更长玉漏稀。

  月度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

  这首《秋思》为组诗,此处选其一。作者王涯,字广津,太原人氏,贞元进士,翰林学士。唐文宗时为相,受累于“甘露之变”,惨遭宦官仇士良灭族。政治之肮脏,可见一斑。《全唐诗》存诗一卷。

image.png

  “网轩凉吹动轻衣”,网轩,网户,装饰有网状雕刻的门窗。南朝梁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诗》:“网轩映珠缀,应门照緑苔。”凉吹,凉风,唐钱起《早下江宁》诗:“暮天微雨散,凉吹片帆轻。”夜风习习,穿过窗户,轻轻吹拂而至,仿佛调皮的小孩子,用手悄悄地掀起人身上的丝织罗衣。

  诗人写人,没有正面下笔,而是巧妙地侧面刻画一番,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态。此剪影虽未露面相,却点出其中关键之处“轻衣”,轻薄的衣裳既挡不了秋夜的凉意,也遮不住心中涌现的愁思。然而,却因意中有人,心间有事,反倒使人忘记了天气是冷是热。

image.png

  “夜听更长玉漏稀”,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玉漏,玉质的漏壶,古代计时器具;此处玉仅是美称,非指实物以玉制成。万籁俱寂,四顾无声,星河耿耿,长夜漫漫,耳边忽然传来更鼓,回头看到漏壶沙子将完,方才醒悟早已入夜深矣。

  诗作题目《秋思》,秋意上了心头,则为愁哉。名为“秋思”,实则是“愁思”。诗人偏偏不去刻画笔下人物如何见秋而思,亦不管其有何所思,似乎有些累赘般去堆砌诸如“更长”、“玉漏稀”等计时用具。诗人之意巧妙,一个“长”和一个“稀”字,则把其思念之浓厚表现无遗。不然,若非情思悠长,又何以时间绵长,至夜深方才觉醒过来。

image.png

  “月度天河光转湿,鹊惊秋树叶频飞”,天河,即银河,《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汉郑玄注:“云汉,谓天河也。”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明月高悬,星河灿烂,似乎可以瞅见草丛上晶莹的露珠,闪烁着皎洁的光芒;清辉过亮,惊醒鸟雀的好梦,扑剌剌猛然飞起,树叶凋落,片片飘舞。

  诗人刚刚涉及到“秋思”,至此却蓦地掉转笔墨,看上去十分突兀地描写此刻周围景色。细思则合乎章法,更见其中心。夜既深,则月将沉没,而“光转湿”,却是露水至,同样为夜深之意。时间如此之久,可见思虑牵挂之深,好比长夜,月至仍难以释怀,依旧惦念不止。此种情态,不类季节之衰而凋谢,反而跟随叶落更揪心。

  秋夜景物,触目惊心,其实心所惊讶的,并非寻常物态之转化,反而是其间所蕴含着难以舍弃的情感成分。纵观此诗,无论是夜风动轻衣,还是月度天河,抑或是鹊惊秋叶落,都只是一种巧妙的铺垫,是为了掩饰真正目的而故作构造。

  或许正因如此,有人评价:“诗语但说秋夜闻见,而所思即在言外,盖景为情设,情以物动,景中即有情,且无此情亦不感此景也”(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的确,如果没有浓郁而丰富的情感为桥梁,那么再华丽的景物描绘也只是浮躁的喧哗,永远悬挂空中难以落到实处。所谓“诗情画意”,无情无意,则不管是诗,或者是画,都失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