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所作的《咏风》,借自然之风而咏自己之胸怀

  王勃,字子安,擅长五律与五绝,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的送别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勃所作的《咏风》吧。

  与风有关的诗句,自古以来层出不穷,唐诗人李峤干脆利落地上手直接描写:“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之神态,惟妙惟肖。唐朝贺知章之春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杜甫之春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代文天祥身世之风:“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陆游悲叹之风:“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可谓:风来山河变色,风去江湖安宁。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然而“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宋玉《风赋》)风原本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可惜终究会因人之故而分三六九等。如此,既是风之悲哀,更是人之可怜。

  “初唐四杰”之一的天才诗人王勃,其生命恍若流星,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六载岁月,可是却为我们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每每阅读其作品,都不仅为其纵横无匹的才华而惊艳,更为其坎坷的身世而喟叹。上元二年(675年),王勃生命倒数第二个年头,其路过南昌时写下名噪千古的《滕王阁序》,满怀激情地长叹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道尽才华虚掷,壮志难酬的内心悲凉。

image.png

  在此长夏热气里,且容你我慢等凉风,共赏才子王勃的一首《咏风》诗,排遣心中郁热,抛弃心头烦躁,轻言一句:“问风来何事,去复欲何向;谁遣汝而号,谁应汝而唱?”(王安石)岂不快哉?

  《咏风》

  [唐]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对于此首《咏风》诗,历来评家都给以很高的赞赏,在《唐诗纪事》里,计有功竖指惊叹:“最有余味,真天才也!” 明人顾璘在《批点唐音》也惊奇地说:“子安五言,独此篇语意皆到,可法;五、六近道之语,结飘逸有情。”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烈日炎炎,汗流浃背,暑气郁积,人处在此种环境中,内心格外烦躁,恰好此时,一阵阵清凉的风吹了过来,让人顿觉胸怀大畅,不仅感觉山谷林间变得清爽许多,便是整个世界都显得分外谦和安宁起来。

  此句开端便用一象声词“肃肃”,生动展现闷热环境里,人处于此间的郁闷心情,只有殷切盼望凉意风雨的人,才会紧密关心周围各种声响,切实希望能有风声雨声的来临。所以单单一个“肃肃”就塑造出诗人闻听凉风声音之时的急切之心和喜悦之情,正是一切尽在此声中,不用再多着其它字句。

image.png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风来了,它便会留下痕迹,因为在此瞬间,它仿佛调皮的孩子,时时嬉戏于人间。比如此刻的风,它露出活泼的本性,把笼罩在山涧中的烟雾驱散一空,令人可以看清楚居住于此间的人家房屋。

  此句诗中连用“驱”“寻”“卷”“出”四个动词,妙用拟人手法,尽显风之顽皮习性,似乎其逼真形象皆在此时显露出来,把风之状态呈于众人眼前,活灵活现,灵性独具,尽抒诗人闻风之喜庆、愉悦。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来来去去的风胁生凉感,其踪迹不好辨认,让人无法发觉;可是当它吹过来的时候,给予人带来幽幽丝丝沁人心脾的快哉之意,却又尽如人意,好像具有情感的人儿,起落之间,有情有义。

  此处借用《抱朴子·畅玄篇》:“动息知止,无往不足”之意,以此来形容风慷慨惠施,不遗余力之“有情”,就仿佛一个不记名的侠客,“来无影去无踪”,不求回报,没有所图。诗人在此所描述的风之“有情”,与宋玉《风赋》中所写之“谄媚之风”完全是两个鲜明对比,其实风本身并不含有无之情,而实在的,终究落脚于人之本身,所谓风之情实乃人之情矣。

image.png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日薄西山,山水静谧,世界似乎整个变得安宁起来,此时此刻,当静下心来的瞬间,你便可以再次听见,来自松林间的风声,它在轻轻地为你私语,让你可以拥有一个充满祥和的世界。

  最后这句诗承接上句“有情”,正因为如此才有当下平静迎接“松声”的心思,完美地诠释风的磊落胸怀,一视同仁的精神。在诗歌里面,林壑暗喻着隐逸之士,接合王勃个人遭际,在此歌颂风之平等处事原则,实际上藏匿着诗人内心深处里那种期盼,对“圣上之风”“王朝之风”的凝望与希冀。所以诗人对“自然之风”的这种赞美,其实是一种劝谏、暗讽,事实上是希望自己能够“沐皇恩”,最后得到朝廷重用,从而可以施展自我远大抱负。

  此诗借自然之风而咏自己之胸怀,明面上是赞美自然之风的高尚品格,其骨子里却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抒写诗人个人情怀,那种达济天下、普世苍生的理想。全诗以风为刻画目标,别出机杼,巧妙构思,以拟人手法让风成为鲜明的代言形象,寄寓着诗人迫切的政治理想以及平等治天下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