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有何特比之处?古代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水仙的?
历朝历代有很多关于水仙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世上最美好的,莫过于鲜花,那些活色生香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无忧无虑地绽放,不惊不惧地吐露芬芳,点缀着平淡的生活,时光也就变得动人起来。
相比于姹紫嫣红的春天,冬天就显得冷清了许多,简直不能同日而语。没有百花争艳,也没有蜂蝶喧嚣。但这并不等于冬天是无味无趣的。相反,冬天的花儿,比起别的花更有风骨,更具独特风味。且看,除了耐寒的梅花,常春的月季,持久的山茶,能让人心动者,怎么能少了水仙呢?
水仙是“花中四雅”之一,又被人亲切地称作“雅客”。它的特别,不仅在于它在盛于冬天,不惧寒冷,更因它的习性。与其他花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需要泥土,也不必精心养护,只是浅浅清水,几粒卵石,便能存活。即使是荷塘里的荷莲,也还得扎根青泥中呢。
水仙并不艳丽,由几颗蒜头般的球茎渐渐长成袅袅的一丛,不着红妆,单纯的情态中却透着一股清气,仙气,颇得人们喜爱,将它赞为“凌波仙子”。依水而生,宛若仙子,这也是其得名的缘故。
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
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
——明·李东阳《咏水仙》
水仙生性恬淡从容,不施粉黛,全身上下只是素淡的妆扮,没有华服,也没有精致的饰物,不是富贵的作派,却别有一番动人之处。它是如此清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素颜美女,没有涂脂抹粉,反而更显得特别,让人想要亲近。
水仙不喜华丽喧闹,那清丽脱俗的模样,活脱脱是仙子下凡,仙子又怎么会媚俗,沾染红尘之气呢?
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妆。
——宋·释智愚《水仙》
水仙啊,遍体芳洁,在冰雪季节绽放着清淡的香气。它生就一副神仙的风骨,又何需再清洗梳妆呢?比起别的花铆足了劲地争奇斗妍,水仙真是花界的清流。也只有极富底气,自信满满,才能如此啊。水仙就是水仙,就是要清素到底,一颗通透洁净的心从未更改,它却也从未被湮灭在百花中。
在冷冷寒冬,观赏水仙也成了一大乐事。水仙虽是淡淡的,却同样令人惊艳。
钱塘昔闻水仙庙,荆州今见水仙花。
暗香静色撩诗句,宜在林逋处士家。
——宋·黄庭坚《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之四》
诗人在钱塘时就听说过水仙庙,如今在荆州又得见水仙花。那幽淡的香气,美丽的姿容不禁勾起诗情,如此雅致,清丽的花儿,应当开在隐士林逋家里啊。水仙之幽,之芳,之洁,也应是高士方配得。
水仙静静地绽放,供人观赏,而夜间更添幽情,若有月色,当是更佳。
弄影俱宜水,飘香不辨风。
霓裳承舞处,长在月明中。
——明·皇甫汸《梅花水仙》
水仙婀娜,临水照影,清香徐徐飘散。月下的水仙,更添妩媚柔美,若美人翩翩起舞。月色撩人,而花更惹人思绪。
水仙花看似柔弱无骨,实则最是耐寒受冻,不畏寒冬,它修长的茎叶,小巧玲珑的白花,能在风中起舞,月下徘徊,即使寒意沉沉,它还是微微摇曳,透着轻盈的欢喜,再多的苦寒,它也完全不受影响。
天暖水仙花不香,天寒香始满兰房。
生来姿性宜冰雪,却笑梅花冻欲僵。
——清·屈大均《水仙》
天气暖和时,并未觉出水仙的香气。天寒时,才觉得幽香扑鼻,沁人心脾,满屋子都是。原来天越冷,它越是要开花,香气也更浓了。水仙本来适宜在冰雪中生存,就连梅花,也比不上它。诗人假想水仙是个俏皮的女子,正笑话梅花怕冻呢。
在冬天,水仙开放,驱散着阴寒,也为生活增添了活色生香。
雨窗坐无聊,忽来此雅客。
盈盈水中仙,悄悄人间谪。
——当代·余菊庵《题写水仙》
下雨临窗而坐,倍觉无聊。忽然发现水仙开了,顿时喜出望外。那盈盈而立的花儿,是仙子悄然降临人间了啊。诗人的心情明朗起来,一丛水仙花,足以消遣时光了。写写诗,看看花,多么美!
就算是在偏远的乡间,水仙花也会出现,为人们带来温馨和芬芳。
冲寒来叩野人家,不遣萧条负岁华。
蜜结苔梅俱馨口,青葱簇出水仙花。
——明·王世贞《补题冬日村居》
乡野人家,岁末时分,梅花馨香,而水仙花叶儿青葱,花朵小巧,让人眼前一亮。水仙虽如天仙般,却也是很接地气的花儿,极易存活,雅俗共赏。
水仙从初冬,一直到新春,它生长着,绽放着,是真正的迎春花。
金盏银台贮玉浆,满江风月夜浮香。
素娥青女俱无分,只许东君试一尝。
——明·徐庸《水仙·其六》
水仙花的金盏银台贮满了玉浆,在月夜的微风下飘散着清香。素娥青女都无缘一尝,只有东君得以品味。水仙披着月色,而天气渐渐回暖,水仙的绽放也为人们带来了喜气,也带来了春的消息。
水仙宜冬,宜水,宜月,浅浅清水间,却有无尽的情思,绽放着无尘的美丽,驱散了严寒,点缀着平淡的日子,成为冬天最独特的一道风景。养一钵水仙,陪伴着长长的冬日,花开时,春天也就不远了啊。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