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裁缝》唐代薛维翰所作,映照出在春夜里辛苦劳作裁缝者的悲哀和无助

  唐代薛维翰所作的《春夜裁缝》,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人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我却觉得,这“工作”二字的前面,必须再加上几个字:不是为了生活的。可惜大多数人的工作行为,都是建立在“为了生活”之上的。不要提心态这个话题,那都是“别有用心”都的说辞。所以,事实上的日常工作这个行为,其实并没有“某些群体”想象的那样美好。

  《春夜裁缝》

  【唐】薛维翰

  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

  不教人夜作,方便杀明灯。

  本诗作者是唐朝诗人薛维翰,有争议的是,在《全唐诗》中他的名字被记为蒋维翰。可惜时间太久,孰是孰非,已经难以考证。此处只能根据大部分记载,视其为薛维翰。据《国秀集》记载,言其擅长绝句,善写闺怨。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仅有五首而已。

image.png

  诗题《春夜裁缝》,点明了时间:大概为某个春天的夜晚;说明了事情:裁剪缝制衣物。此处裁缝,似乎可以理解为两个含义,一是指那个制作衣服的人,一是指制作衣服这个事情。诗人截取日常劳作生活场景中的一个片断,由此成诗,极其富有别样情趣。

  诗人在诗作开端,并没有直接去叙述整个事情,而先是侧面绘写周围的环境。“珠箔因风起,飞蛾入最能”,《汉武故事》中有:“武帝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箔,一般指用苇子或秫秸编成的帘子。珠箔,即用珍珠串连而成的门帘子。

  夜风吹拂而过,轻轻掀起珍珠门帘,似乎有人来,空留影子;待认真看去,却杳无人迹。若说有什么而来,便是那扑簌簌飞舞的蛾子,它们可真是会见缝插针,一不留神,就悄悄地随风而至。

image.png

  此处,“最能”二字,钟惺在《唐诗归》中评介道:“‘最能’二字,似痴似活,妙!”说实话,没有读出什么妙处。其搁置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词,挺像口语,比如“最能突出一个人的……”、“最能让女生心动的一句话……”。意思大抵就是十分善于、非常能干、极其胜任,等等。

  诗人描述眼前场景,果然不是无的放矢,反而怀有深意的。“不教人夜作,方便杀明灯”,明明题目为《春夜裁缝》,然而至此,却说“不教人夜作”,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简直无法理喻。

  等到看见这句“方便杀明灯”之后,才似乎能够知道一点儿诗人的题外之意。方便,本为佛教用语,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其领悟佛法真义;后来延伸为随机乘便的意思。佛家有语“爱惜飞蛾纱罩灯”,此处却偏偏用了一个恶狠狠的字“杀”,可见其凶险。

image.png

  如果浅显地以为,诗人这两句是说,不想让人在深夜还要如此辛苦地劳作,点燃灯火只是为了诱杀飞进来的蛾子。那么,恐怕与诗人的本来用意,更多的是南辕北辙了。诗中的“飞蛾”和“明灯”,根本就是最大的背景,只为衬托。

  春天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所谓春花秋月,通常都是悠闲自得的象征。可是在这样一个春天的夜晚,此地的人儿却要燃灯继续劳作,内心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呢?诗句“不教人夜作”,仿佛是另外一个人在说着公平的话,其实却反映的是辛苦劳作者的内心写照。

  直到此时此刻,方才明白钟惺所说的“似痴似活”的意思。也明白他对“方便”二字下的评语:“用得尖甚!”诗人明面之上大肆渲染“飞蛾”的“最能”,其实暗地里终究指向“裁缝”之人,实际上“最能”的人正是这个“裁缝”。而“方便杀明灯”内在潜藏着的涵义,便显得非常清晰:裁缝者,被剥削被压迫却无法反抗之人也!其行为,无疑与“飞蛾扑火”何其相似,虽然明白,却不得不为之,因为必须生存下去!

  综观此诗,浅显的语言背后,蕴含丰富的意义,不刻板,不炫丽,却自有一番滋味情趣。诗人的心思是巧妙的,明此暗彼,使用渲染手法,通过对飞蛾的精准描写与刻画,从而映照出在春夜里辛苦劳作的“裁缝者”的悲哀和无助。诗人的苦心没有白费,千载之下读来,仍然令人颇觉怅然,因为他所写的场景,今时今日也还在世间各地不断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