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寄内》唐代崔融所作,写出对妻子深厚的思念之情感
崔融,字安成,他是唐朝初期大臣、诗人,与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崔融所作的《塞上寄内》,和大家一起分享。
人间夫妻重“晚情”,大抵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侣。说到写夫妻之间感情的诗歌,想来“千古冷门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人忘掉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中,无限的思念之情在简短的文字中,被想象成为一幅迷人的画面。
下面我们想要谈论的一首诗歌作品,却并不是李商隐的这首,而是初唐诗人崔融的《塞上寄内》。同是写给妻子的诗歌,我们看看崔融的这首诗,到底有什么特色。
《塞上寄内》
【唐】崔融
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
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
崔融靠文章成事,人称“其文华美,当时无出其上者。”唐中宗为太子时,崔融曾为侍读,东宫但凡有什么要写的,都有崔融操笔为之。据说,武则天看到他为人所写碑文,也是赞叹不已。再后来,似乎冥冥之中的注定,崔融之死亡,也与武则天有关。在他奉皇命写作《则天》时,由于殚精竭虑,思想过重,劳累而卒。
人们虽然常说,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我远隔一方,人在天涯,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心中却装着别人。这样固然是很悲伤的一件事情,但现实中的距离未尝不是那么无情,它平白隔开有情人,到底是令人无力阻挡。
两地永隔,空间上的距离无端拉长彼此的想念和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山长水阔知何处?然而,万水千山总是情,距离终究还是败给了深情。何以寄情?唯有鸿雁传书。所谓“纸短情长”,大抵如斯。
诗题作《塞上寄内》,直接点明自己当下所处地方:塞上;以及具体事情:寄内。内,内人,指妻子。这里指出诗人正在边塞地区,远离家园千万里,所以只好修书一封,凭信报平安,用以表述思念之情。
开端两句“旅魂惊塞北,归望断河西”,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思想,落笔便渲染着自己浓郁的情感世界。“旅魂”岂止惊动了整个“塞北”,即便如今读来,也感觉得到几分惊心。人们常说“孤魂野鬼”,用来表现游离在外之人的凄凉与孤单。此处,上手便是一个“旅魂”,把诗人旅居之时的寂寥呈现出来,同时也把内在的深情给表露无遗。
既然有“旅魂”,当然便会相应有一定的“归望”。旅魂可以惊塞北,写得惊天动地的,那么“归望”当然也不会示弱,必须产生巨大的动作“断河西”,一言不合,就阻断了整个河西地区,可谓气势吓人。
在这里,诗人把缥缈若柳丝一般难以把握的情感,用具体的地理空间位置给表现出来。让虚无的思与想,通过现实物质变得丰满起来,从而显得有目共睹,仿佛触手可及,不再飘如游丝。这种以“实”衬“虚”的写法,很真实地具象化,可以更好地把感情的可宝贵,摆放在读者的眼前,让他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明白情感的动人之处。
末尾两句“春风若可寄,暂为绕兰闺”,终究是距离太远了,或许连鸿雁都不愿意来到此处。所以,诗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另外的“通讯员”身上,这个无私的传讯兵便是“春风”。但是,诗人到底是忐忑不安的,没有肯定,只能用一个“若可”,把内心的惴惴之绪传递。
如果春风能够帮助传送讯息,或者说真的能够通情达理,那么请你暂时绕个路,带个口讯给我的妻子,就说一切安好,请勿挂念。此处“兰闺”,原指汉代后妃居所,后来用以指女子居室之地。
实质上,最后的结尾两句的意思,其实是开头两句内容的延伸。在最初,诗人贴切地描写自己身处环境的困扰,这些困难来自于现实现状,无法用个人的力量去抗衡。他的一切想法只是建立在幻想之上的,甚至连讯息的传速也只能靠自然之“春风”。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诗人,以及他所想要努力表达的真挚情感。他把自己激烈的内心世界,很好地和严峻的现实世界相结合,从而一加一大于二。这种结合不是凭空而起的,他把两个原本有着隔阂的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其中的纽带不是其他,正是诗人对妻子深厚的思念之情感。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