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描写春分的诗作?春分时有哪些习俗?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春分的诗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故为春已过半。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故农谚有云:“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在北方,到了春分,才真正是春天的意味。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踏莎行》一词里曰:“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大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此时,春雨淅沥,万物勃发,各种花草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小溪欢歌,燕儿呢喃,大地焕然一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image.png

  春分有哪些习俗呢?

  欧阳修诗云: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最要紧的,是趁着大好春光,纷纷走出封闭已久的家门,拥上草色青翠、山花烂漫的野外踏春。人们脱掉臃肿沉冗的冬装,换上轻盈华丽的春衫,三三两两结伴踏青寻春,放松心情。

  不仅踏春赏景,还要郊游出行,访亲问友。唐代诗人杜牧《村行》中咏道: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春分之时,杨柳依依,春雨濛濛,一派大好春光。披着蓑衣的牧童愉快地唱着歌儿,竹篱茅舍旁隐约现出农家女儿窈窕身影。冒雨踏春的诗人敲开老友的柴扉,脱掉淋得半湿的衣衫,主人热情地迎迓,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多么明丽的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画呀!

  踏春意犹未尽,不妨在潇潇春雨中,在碧波荡漾的一泓春水泛舟畅游。晚唐诗人韦庄说得好: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宋代婉约词派女词人李清照春半时节,最爱到武陵源泛舟嬉戏: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春晚》

  一叶蚱蜢小舟,

  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载着春意阑珊,也载满了淡淡清愁。

image.png

  春分日,还有独特的民俗活动。盛唐时的刘长卿写有《春分》一诗: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这里传达出两项春分民俗,其中即有“竖鸡子”,也称“竖蛋”。民谚云:“春分到,蛋儿俏。”春分这一天,老家鲁南一带大人要和孩子们在中午时分“竖蛋”,选择一枚枚新鲜鸡蛋,摆在桌面上,凭着耐心和技巧,凝心屏气,一次次竖立鸡蛋。谁立得又快又稳,且持续不倒,谁的运气最好,谁就会圆圆满满、大吉大利,也寓意一年里做事从容淡定,踏实稳重。

  春分另一项民俗活动就是放风筝,也是伴随着踏春而来。清代诗人高鼎《村居》一诗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古称“鹞”“鸢”或“纸鹞”“纸鸢”,其形状各异,春日放飞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鸟飞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飞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逐为安。

  ——宋·王观《纸鸢》

  正因为人们渴望飞翔,才有了这一只只春天的精灵。人们乘着风势把扶摇直上的风筝放出,也放掉了过去一年里的阴霾晦气,让这轻盈的风筝载着美丽的心情、美好的希冀,翱翔蓝天,高高飞翔!

  老家的春分日还有“粘雀子嘴”的民俗。这天,老乡们要包汤圆、煮汤圆吃,寓意诸事圆满顺溜。吃过了汤圆,还要留出一些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留作干什么呢?用它来黏雀儿嘴也。春分有“三候”,其一候玄鸟至,玄鸟即燕子。宋初诗人徐铉在《春分日》里有句: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春分时节,先是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接着各种鸟儿也寻着春天的脚步翩翩而来。谚语云:“惊蛰到春分,下种莫放松。”正是春耕春播大忙之季,鸟儿多了,势必要偷食刚播种的谷物,乡人就把煮熟的汤圆用细竹子扦插好,一个个立在田头地边,这些粘性大的汤圆便把小鸟儿的嘴巴黏住了,一时半会不能再来偷吃谷种了。农人最讨厌的,是那些轰也轰不散的一大群麻雀,它们不仅吃谷种、损庄稼,还叽叽喳喳饶舌。所以民间的“粘雀子嘴”习俗,还有粘住是非嘴之意,邻里之间不拨弄是非生口舌,以求平平安安、清清静静过日子。

image.png

  春分日吃春菜的习俗更为普遍。俗语云:“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郊野上采得沾着晨露的荠菜、蕨菜、小根蒜、茵陈、青蒿等野菜,在菜园里摘来刚发出紫红嫩芽的春韭、树上的蔬菜香椿、茎叶肥厚的黑油菜,包饺子、煮馄饨、摊煎饼、做菜粥、烙春卷,那种清爽鲜灵之气,那种醇香怡人之味,甭提多美了!借以打打肚子里的油腻气,轻轻松松迎接欣欣向荣的春天。

  古人也深谙其美,《诗经》里有句: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南宋女词人朱淑真说:“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皆表达了春日采野菜、春菜美好之意。

image.png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是植树造林的极佳时机,植树因此成为春分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古人喜欢在春分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唐·于鹄《种树》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种桃三百树,随处有开花。

  来年三二月,便是武陵家。

  ——宋·姜特立《种桃》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清· 宋琬《春日田家》

  这些表达春日植树情怀的古诗词俯拾皆是。而今在民间,还有栽植“纪念树”的习俗,比如,为孩子栽植“成长树”“成人树”;青年人栽植“青春树”“连理树”“爱情树”;为老人栽植“敬老树”“长寿树”......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分时节栽种几株绿树吧,栽下美好的心愿和祝福,让大自然焕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春天是美好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写有一首《春词》,全诗总共56句,却用了68个“春”字 :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

  春荫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

  清初文学家顾贞观在《柳梢青·花朝春分》里感慨:

  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

  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

  清代诗人袁枚在《春风》中热情咏诵: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劝学》

  愿我们只争朝夕,珍惜大好时光,不负韶华不负春,踏歌起舞,砥砺前行,努力拼搏,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收获夏之绚烂、秋之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