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唐代张说所作,诗人内心隐藏着政治情怀

  张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在唐代文坛上被称为一代文宗,他是德高望重的文坛领袖,是文坛新秀的最大推手,是这些新人命中的伯乐。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说所作的《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吧。

  文字的背后,总是隐匿着千万张陌生或熟悉的面孔,也潜藏着千万个精彩或微妙的故事。我们沉默其间,仔细体味,反复把握,妄想考察出一种能够与自己十分贴切的情绪。有时候,很困难,偶尔又非常容易。一切,都在于心沟通心之后,妙趣方才横生。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说晚年谪岳州(即巴陵,岳阳),人生发展到如此地步,仿佛高速来了一个断层,忽然从高山跌入了低谷,相应的,其诗歌意境也发生了顿变,有些凄凉味道充斥在里面。诗题中所说梁六是他的朋友梁知微,时任潭州(今长沙)刺史,期年赴京城,途中经过岳州,此诗便作于此次的送别宴席上。

image.png

  “巴陵一望洞庭秋”。本句似乎有着一个明显的停顿,或许唯有如此,才能够恰好地表现出诗人在当时的触景生情之状况。虽然只轻轻一句“巴陵一望”,好像一个随意的动作,却包含着诗人难以明喻的感慨。这种触及能动性是非常强烈地,深刻地调动了诗人满腹的忧愤情怀。然而,他却无法明白如话的给予表达出来,只好仿佛刹车一般来了另外一个结尾“洞庭秋”,毫无渲染地描绘眼前所见。

  这是一个神转折。十分浅显的三个字,一个带有无比缥缈韵味的季节,把诗人欲说且休的难堪眉目给刻画得活灵活现,精彩且生动。回想到诗人当下的贬谪生涯,整句都洋溢着漫天的无奈之意,在这里被传递得淋漓尽致;即便再有不满之情,哪怕再多不忿之绪,都得给忍着啊。职场生活里的苟且,就是如此贫贱。古今雷同,概莫能避。

image.png

  “日见孤峰水上浮”。这句是接续上句之中的那一个“望”字而来,似乎是真真切切地对景物的如实描写。诗人遭贬岳州,大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日见孤峰”。此处所说的“孤峰”是洞庭湖中的,浩渺无际的洞庭湖里绝妙自然景观。可是无论再美丽神奇的景物,因为天天都看见它,也没有了当初的新鲜感。纯粹的白描,笔调简淡,正符合诗人此时此刻单调乏味的心境。

  在这里,原本寻常可见的景观,可是却因为诗人以谪官之身来送别友人,于是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复杂的情绪。因为心底有情感的积累,所以当然不会平静如镜。山自然是“孤峰”,孤峰自然就是“浮”于水上。看上去是客观的现实描述,实际上却早已被赋予上主观的情感。所谓感怀身世,大抵如斯这般。一个“浮”字,把诗人漂泊无所依靠的悲凉境遇,恍若浮萍的人生场景,给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大家的面前。

  “闻道神仙不可接”。这句开始脱离现实,突然进入了神话世界里面去了。引子当然是前面所目睹的君山。与君山有关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当属“湘妃竹”。古部落尧帝有两女,名娥皇和女英,同嫁与继承人舜,舜为民生长年累月奔波在外。后,舜死,葬在下。两女得知消息,启程追到扬子江,遇大风被迫流转洞庭湖中君山,天天扶竹而望,以泪洗面,期盼舜能归来。

  此句末尾一个“不可接”,首先是对故事里湘妃的惋惜,哪怕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可以全心全意,满足于自己的心内怀想。其次,则是诗人的自我追问,更何况是已经被贬谪于此的诗人,更不可能称心称意,达到自己内心的愿望。诗人的愿望是什么呢?在此,诗人以期盼舜帝回归的湘妃自喻,来表达自己能够再次得到圣恩眷顾,从而回归朝堂中心的强烈希冀之情。

image.png

  “心随湖水共悠悠”。最终的最后,诗人还是面对了残酷的现实,只能感叹一声:心事浩渺连广宇,往日不可追,往事不可留,一切都让它随风飘散而去,且随亘古长存的洞庭湖水,在时光长河里悠哉悠哉。如此结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大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郁闷感觉,沉甸甸地萦绕在心头,缭绕难去。

  前面我们有一些小怀疑,发现了诗人心底可能蕴藏着的某种热望,就是他虽然遭到贬谪,但是仍然怀抱着效忠朝廷的愿景。因此,他像屈原一样把理想譬喻为传说中的“美人”,向上层阶级传递着自己的政治情怀,述说着忠诚不二之心,以此来希望得到朝廷的再次重用。这般情况之下,难以预料的未知未来,由此造成诗人情绪惴惴不安,惶恐心事唯有沉浮于洞庭湖水之中。

  这是一首明面上的送别诗作。或许,又并非是一首纯粹的送别诗。如果想要找到恰当的一个说法,或者可以说是诗人对能够重用自己的“圣上”的一种真诚告白,更合适,更得体。他把自己真正的意图给巧妙地隐蔽起来,让送别成为别致的背景墙,从而能够更好地映衬出自己无法言喻的真实想法。真正是“正在无所用意,猝然与景相遇,借以成章,不假绳削,故非常情能到”(叶梦得《石林诗话》),细细琢磨,另有一番风味荡漾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