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狄宗亨》王昌龄所作,借眼前景致道离别情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所作的《送狄宗亨》吧。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四十一岁的王昌龄因事获罪,贬谪岭南。次年遇赥北返,在此期间,他与著名诗人孟浩然、李白等友好交结。据说,孟浩然还因为太过高兴,不顾自身患有疽病而陪吃了海鲜,最后乐极生悲导致疽病复发去世。
上述事件真假不论,但由此可知,王昌龄在当时的诗名还是蛮好的,连隐居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都闻其大名,并乐而迎之,与他交接到不顾己身重症在身,也愿意饮酒作乐,共享人生大好时光。
开元二十八年冬,王昌龄再次离京,前去奔赴任江宁丞,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留诗。
《送狄宗亨》
【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
又惜空度凉风天。
这首《送狄宗亨》,就是写在洛阳时期。狄宗亨,也是王昌龄在洛阳结交的诗人朋友之一。相对于綦毋潜、李颀等人,似乎声名不显。
其实,自古以来,在中国诗歌论坛之上,真正像李白、杜甫这般的大诗人,毕竟只是凤毛麟角一样的存在。更多的,反而都是狄宗亨似的,一直默默无闻,静享生命的美好,记录消逝的过往。
“秋在水清山暮蝉”,首字在“秋”,上手点明季节,为描写相关景致下好注脚。秋天的时候,如果说有什么明显的特征,那么一定是天高气爽,秋水清明,日暮山间,偶尔仔细用心,还可以听见秋蝉的嘶鸣。
景不虚设,情好外延。诗人之所以喜欢这般技巧,大概总是逗留在“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的范畴之内,想要努力营造出来一种与众不同的东西。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具也是能力的体现,任何技术也是如此,写诗当然也不例外。
初秋明朗,暮秋沉郁,在一片繁华的景象里面慢慢地透露出凋谢与枯萎;生命的衰败无时无刻不在。诗人在“暮蝉”的悲吟声中,为离别之时的情景奠定下一个抒情基调,其色彩是黯淡而昏黄的。
“洛阳树色鸣皋烟”,此处两个地名,洛阳和鸣皋。上面已经说过,诗人当时途径洛阳,是送别之地,而鸣皋则是友人去往之处。据《河南通志》载:“鸣皋山,在河南府嵩县东北五十里,一名九皋山,昔有白鹤鸣其上,故名。”
秋日苍茫,凉气下临,烟色迷蒙,整个洛阳城笼罩在一片迷惘之中,隐隐约约可见秋树闪现一抹亮色;而更远处,好友将要去往的鸣皋山上则云烟缭绕。
此处有虚,鸣皋云烟;有实,洛阳树色。两种景致交相出现,是留恋,也是展望,在虚实相间之中,把自己和好友的真挚友情一一呈现。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在前面,诗人尽情描绘眼中所见各种景色,为即将到来的后续手段做好了一切过度,从而使自己的情感世界不会虚无,不会荒凉,更不会显得匆忙而局促。
如今,即将送别你远离此地,等到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离愁别绪开始侵袭而来,日夜不绝如缕,牵绊不休。只是可惜了眼前这些美丽的风景,再也没有人来陪伴,游玩欣赏,唯有我自己孤寂地度过这个凉风习习的季节。
眼前景是华丽的,眼中人是伤感的。人生旅途之上,风景无限,而能够相交而知心的朋友,又有几人呢?这大概才是诗人感喟的地方所在。
本诗语言通俗晓畅,节奏明快,短短四句,二十八字,道尽内心依依不舍之情。且诗人善于即情取景,借眼前景道离别情,委婉蕴藉,余韵悠然。
另外,此诗结构紧凑,前有“暮蝉”之悲鸣,映衬后来诗人之“愁不尽”;又有“洛阳树色”之实景,牵引随后遐想之“鸣皋烟”。虚实萦绕,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把诗人内在的离愁别绪与外部环境完美结合,深情厚谊尽在其中,耐人寻味。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