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吟》唐代君山老父所作,展现了坦然与忘然

  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唐代无名作者创作的《闲吟》吧。

  有时候,看世态万象,时光变迁,总是会显得茫然:既然早知人生的最终归宿,为什么仍然要如此匆忙赶路,而忘记欣赏身边的美丽风景?看不透。

  《闲吟》

  【唐】君山老父

  湘中老人读黄老,

  手援紫藟坐碧草。

  春至不知湘水深,

  日暮忘却巴陵道。

  这首《闲吟》出自无名作者之手笔,署名君山老父,大抵亦只是一个年老而隐居之人。想来人生过半,没有什么好奋争的,于是退居江湖,笑看风云变幻。

image.png

  中国的隐逸思想非常有意思,东晋时期,由于政治混乱,人心惶惶,所以无法企及于理想能够得到实现,又深怕祸及自身,所以只好委屈自己“高调”隐居山野之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为避害。

  人类就像动物一样,天生就知道趋利避害的。当某种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利益的时候,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对于他们而言,尤为重要的很。

  唐朝时期,“隐居”就逐渐沦落成为一种得利方法,许多“高洁”之士都开始跑到离京城不远的终南山中,把自己的名声日渐抬高之后,从而传闻到权贵耳朵里,以此得以进入朝廷为官。隐居变味,隐逸变形,很可笑。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全都如此,其中还有另外一种形式上的隐居。这个就比较鲜明,其行为举止既无奈又辛酸,那就是因仕途不顺而退隐江湖以终老的人。

image.png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隐忧在湘水一带的一位老人,每日里仔细阅读着与道家思想有关的书籍,比如《黄庭经》《老子》等等。这里没有详情,只是给人讲述了一个大概情况,至于老人为什么隐居于此,却没有一点交代。

  这当然是故意的,诗人未必不清楚其中的真实原因。然而,他就是不需要明白叙述出来,偏偏留下悬念,使人牵挂着,惦记着,成为一个疑问。

  这里有一个非常偏僻的字:藟,音lěi,通“蕾”,是花苞的意思。本义指藤,如“南有樛木,葛藟萦之”,引申为缠绕之意。老人一手握着书本,一手拿着紫色的花朵,就那样端坐在如毯似的绿草地上,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字句。

  紫花绿草,多么鲜艳明快的色调啊!在这里,诗人硬是妙笔生花,为我们描绘出来一幅“老人读书图”,其中闲适悠哉之意,扑面而来,令人身临其境,恨不换成自己代替老人片刻。

  “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老人读书达到何等痴迷程度呢?春天早就来到,缓缓流淌而过的湘水,也因为在山光树色的映衬之下而变得活泛,变得幽深。但是,这种优美的景致却被深入书中的老人自动忽略。

  如果说春水的变化显得幽僻,所以无法让老人察觉的话,那么长情陪伴的黄昏暮色呢?又是如何被老人选择性忘记的呢?或许,原因就在其隐居的背后。

  巴陵是岳阳的古称,又名岳州,在唐时为水陆交通要道,许多贬谪偏远之地的官员,都会途径此处,从而留下许多与之相关的诗作,比如“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诗歌结尾专门提到“巴陵道”,肯定不会只是为了照应前面的“湘水深”。最可考究的是“忘却”二字,最初以为是写老人读书至入迷后忘记,后来才明白过来:其实在他的内心里从来都没有真正放弃过世间的那些过往。

image.png

  或许,没有忘却的人是诗人自身,他本就是这个隐居君山的主角,一切都是自我内心的真实写照。在日暮时分,眺望湘水上洒落的余晖,他的所思所想,思绪万千。

  他在诗作之中的所有坦然与忘然,可能都是一种反向的,愈是看上去悠闲的神情之下,晃动着的却是某种难以安宁的躁动不安。诗人的“闲适”,一直不存在;诗人的“闲吟”,从来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