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白居易所作咏物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所作的《夜雪》吧。
没有爱的日子里渴望着爱,没有雪的岁月里,只好读一首与雪有关的诗。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夜雪》,虽然短小,却十分精悍,意味深长,非常值得欣赏。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本诗是一首明面上的咏物诗,吟咏《夜雪》之时,诗人外部和内在的种种感知。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冬,45岁诗人白居易,正该官场一帆风顺的地步。当时京城却发生一件大事,当朝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上书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擅越职守,最终贬为江州司马。寂冷深夜,窗外积雪,诗人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首句“已讶衾枕冷”,写气温之冷。衾枕指被子和枕头。诗人已经非常惊讶,原本热乎暖和的被子和枕头,慢慢地变得寒冷起来。这种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也符合诗人敏感的性情,可是也只能保持着这种诧异的神态,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时此刻,诗人仍然是处于一种比较迷糊的状态,还没有搞清楚眼前所遭遇到的改变。固然,句中有着“已讶”二字,点明了某种可能。或许,早已知晓;然而,故作糊涂。是人生的姿态?是人生的悲哀?难得糊涂!
在这里,有许多背景被诗人故意隐藏起来,需要读者自己细心体会。“已”字自然暗示着曾经所想象的一切过往,而“讶”字则昭示着内心不愿意接受现实的困惑和无奈。诗人对“冷”的感受,是逐渐增加到某个程度,然后才突然有感觉。
次句“复见窗户明”,写夜色之明。“复”是又或再,是繁复,是重新。或许都有可能,把一件事情给整得更加复杂化。诗人又一次看见窗户变得明亮起来。他什么曾经看到过?他曾经经历过什么?想象使简单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如果说前面的“冷”是“冷暖自知”的话,那么此处之“明”则就像窗户上的一层纸,无情地被人撕烂和捅破掉了。这个破坏者或揭露者是哪个?或者是他人,来自无情的对手;或者是自己,源于世事的经历。有些事就像溃烂的脓疱,不如早点让它破皮把脓水流出。
这一句和第一句有所关联,而且关系很深很厚;已经感知到的“冷”和此处看见的“明”,仿佛清晰,实际上仍旧朦胧。气温之寒冷是为何?夜色之明亮又是为何?现在是没有任何像模像样的答案的,只能任凭揣测。
三句“夜深知雪重”,写夜雪之多。重,雪下的大,雪下得厚,大而厚故重。因为“衾枕冷”,因为“窗户明”,所以诗人方大胆忖度是“雪重”。原来,诗人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个人现在身处的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缘由,他其实都是一清二楚的。
诗人是不可能出去的,他破不开这个局面。所以,有必要再次交代一下曾经模糊的背景,想要让它变得清晰一点。但是这个清晰只是相对的,它依旧保持着遮蔽状态。所以诗人才在此句开头说“夜深”,一个显得复杂而繁琐的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眼睛是没有作用的。虽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尾随在“夜深”后面的,便是意味深长的一个“知”字,似乎全知,但却未知,实际唯有感知。无法身临其境,无法张目观望,所以只好用心感知。与盲人摸象何等相似?诗人感受到了“雪”的重量,其重也乃知雪下之大之厚。这种感知上的推测来自于前面的“冷”和“明”,不矛盾,不突然,顺理成章。
尾句“时闻折竹声”,写夜雪之重。夜深人静时分,耳畔不断地可以听见窗外传来的声响,那是竹枝无法抵抗厚雪施加的重压而折毁。既然“夜深”,眼睛当然没法指望,只能靠耳朵听“闻”,去探究周边某些情况。
这句完全承接上句而来,把前面所说的某种生命之中难以承受之“重”,在这里用具体的自然现象给清清楚楚地表达传递出来。诗人没有办法讲解得通透,只有打马虎眼,借物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竹被折断来自于雪这个外部因素,心灵受到压迫也是源起于人为,这是两者相似的地方。
一个寻常的“时闻”二字,十分明白地指出:这种伤害是长期的,是没有间断的。我们可以浅显地理解,诗人只是描写着自然景象,就是雪压断了竹子而已。可是这个说法,恐怕连诗人自己都难以相信。
诗人身处深夜,视觉受到诸多限制,有很多场景无法尽情展示。但他没有陷入这种环境困扰,而是依次通过触(冷)、视(明)、感(知)、听(闻)四个层面进行叙写,去巧妙借助烘托手段,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生动传神地描写出一场夜雪盛景。
白居易的乐府长歌写得当然是荡气回肠,令人赞叹不已。但是其另有许多小诗,读来却清新淡雅,不假雕饰,别具风格。比如这首《夜雪》诗,初读时分,觉得浅显易懂,语言直白,然而再三品味,却觉得诗意盎然,韵味悠长。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