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柳》南唐李中所作,彰显别离之情的漫长与孤寂

  李中,字有中,五代南唐诗人,他精通琴棋书画,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颇高,尤擅草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李中所作的《途中柳》。

  生命本来就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每个人都将会走向一个必须的终点,所以最可珍贵的反而是中途之上的那些行程经历。或者欢欣,或者悲伤;有时静谧,有时奔放,无论怎样,都是人生盛宴,供人品尝,使人体悟。

  李中(约920-974年),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途不顺达,一生多任职县级小吏。毕生有志于诗,自谓“诗魔”,无论置身何处,皆苦吟成诗。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洎、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有《碧云集》三卷传世。

  《途中柳》

  【五代】李中

  翠色晴来近,

  长亭路去遥。

  无人折烟缕,

  落日拂溪桥。

image.png

  题目为《途中柳》,顾名思义,就是在行旅途中看到柳树,心底油然涌起无限诗意,并因此挥毫而就,写成本诗。柳谐音留,古典诗歌中常用作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深情。

  首句“翠色晴来近”,写眼前所见之景色。春来无限光明,天色显得格外晴朗,由此极目远眺,山峰苍翠,林木郁葱,所有景象变得异常清晰,一切都仿佛近在眼前。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成为抒发的直接寄托方式。首先是因为天气晴朗之后,视线方显得更为开阔,所以才能让人看得更加清楚,平铺在远方山峦上的青葱翠绿。是山青色,是树绿色,抑或是春天的颜色,五光十色迷人眼。

  或许,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仍旧只是一个过渡。对于诗人来说,毕竟所要讲述的重点并不在这里。此处的“近”恍若伏笔,是诗人故意为之的小心计;或者更像一个鲜明的比照对象,是专门用来衬托尚未出现的一些东西。

image.png

  次句“长亭路去遥”,写路边人文之景观。十里长亭,留恋处,马蹄声碎,此去无多路,意斗志犹存否?一程更比一程远,望眼欲穿,春水载不动几多离愁。

  长亭本是送别之处,也是伤心之地。开端洋溢着的是欢欣的春之气息,到了此处却只有别离之伤怀。所以用“翠色”之“近”来映衬“路去”之遥,一近一远,层次分明;一悲一喜,情绪鲜明。正是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中,营造出了一种黯然神伤的氛围。

  此可谓触景生情,其所产生的却是离情。一种伤心,两样愁绪,或分或聚,皆留存心底。所以此处有“十里长亭远”,这种遥远有时并非现实所形成的那种距离,而是来自于内心彷徨无所依靠的空荡荡之感。

  末尾“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烟缕,亦作“烟柳”。人影无踪,唯有柳条青青,没有人来攀折,独自摇曳在春风里。远山静寂,落日余晖,轻轻拂动小溪上面的独木小桥。

  路边的柳树依依,仍然青青,枝条也是完好无损,只因“无人”前来攀折。一个“无人”昭示着分别之后的场景,或者更像是孤独前行无人相送的画面,不管怎么看都有着几分苍凉,透着几许凄怆。

  身旁的树犹如此,那么天上的落日又当如何?这是来自由下而上的“悲伤逆流”。没有“落日照大旗”,也没有“马鸣风萧萧”,那些景色太过壮观。此时此刻,唯有落日余晖好似情人之手轻抚着溪流上的小桥。

image.png

  诗人精心借用诸多物象,如“翠色”和“长亭”,交织而成色彩鲜丽的画幅,刻意营造远近相对,愈显别离之情的漫长与孤寂。而“烟缕”和“落日”组合一起,上下层次感极为突出,无人处内心平添更多苍凉和怅惘。

  本诗虽小却十分精悍,语言凝练,文字简约。诗人善于利用自然景观,把握其中细微之处的精巧变化,组织而成的画面层次感极其细腻,能够借此很好地抒发出自己充沛的情感。这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表现手法,使此诗凭空增添几分艺术魅力,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