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高适所作,表达了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欲救无门的愤懑心情

  高适,字达夫,是著名盛唐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边塞诗的突出特点是雄浑悲壮。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高适所作的《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得最为灿烂的时期,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不同类型的文豪,他们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不俗之作。高适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也是这些文豪中的一员。

  高适出生在普通人家,但他的人生阅历很丰富。首先他就认识到,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走万里路的道理,于是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游玩,20岁就漫游长安、梁、宋等地,二十八岁更是到边疆去体验边塞生活。其次,高适认识到,还要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于是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例如,杜甫、李白都是他的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天宝三载,高适与李、杜同游梁园,豪饮斗诗谈艳遇,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

image.png

  高适立志高远,素来“以安危为己任。”他20岁游历长安就是想找机会博取功名,只是不成功而已。之后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考取功名的信念,即使不在长安、身在边塞,他都不忘记结识官员,以求得他们的举荐,希望能考进公务员队伍。就在唐朝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已经三十二岁的高适又回到长安应征,不过依旧是落第,之后又经过了多年的游历生活。到了四十六岁时,高适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得到了太守张九皋的举荐而出仕,之后在官场上的他可谓风生水起步步高升,用了十多年时间就高升为刑部侍郎了,同时还被封为渤海县侯。不过在永泰二年的时候六十二岁的高适病逝,被追赠为礼部尚书。

  高适作为一个诗人,由于他从小就生活在孤寂与困苦之中,于是养成了侠士直爽、豁达的个性,而且他又有很丰富的人生阅历,又在边塞的军营待了很长时间,所以他的诗有很多是描写边塞士兵生活的,体现了一种高昂悲壮的艺术美。他的诗以七言歌为主,题材丰富,包括了边塞诗、送别诗、忧民诗、咏怀诗、讽时诗等,基本都是用最朴实的文词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看法。

  例如高适在《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其九》中写道: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image.png

  此诗分三部分:前四句是作者的自述,写行程路线及最突出感受,自北而南,满目情形大体相似,可见“农夫苦”已成普遍现象;中六句是农民诉苦,具体描述农夫之苦况,除日日劬劳之外,再加天旱、租税之双重灾难,无所收获也就是必然的了;末二句自抒怀抱,虽有良策拯民,却无由上达,于无奈中显出强烈的民胞精神与失志之愤,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自己欲救无门的愤懑心情。

  这首诗是高适在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夏秋间自淇上渡黄河归至梁宋时所作。高适生活的开元、天宝年间,正是史称的“盛唐”时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一般人都沉浸在这表面的欣欣向荣的气氛中,但高适却能透过这表面的繁荣,深刻揭示出在“盛世”掩盖下的尖锐矛盾,农民所受的苦难生活,也使我们看到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必然。这样的题材,在盛唐诗人中大约以此篇为最早。

  高适的诗歌,特点是很鲜明的:大多直抒胸臆,诗风淳朴豪放,粗犷有力,通常是描绘一幅宏伟的场面,再加以议论,充满豪情和骨气,“故朝野通赏其文。”《沧浪诗话》直接赞美:“高(适)岑(参)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而《旧唐书》则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所以,高适每有新作问世,粉丝们都争先恐后称赞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