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纳兰性德所作,以舒缓自己相思发妻之苦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因为避太子讳而改成纳兰性德,是清朝时期词人,他文武双全,深受康熙帝赏析,授予一等侍卫头衔。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吧。

  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当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爱情的绽放、花前月下是最为美好的瞬间。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言语、每一缕发香、每一个指尖的温度就如同电流一般,让人让人战栗。每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人,都无不为之心神摇曳。那甜蜜的时光如同梦境一般,让每一个人都为之着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那么多的人前赴后继,沉浸在爱情中不能自拔。

  但是当这些美好的瞬间全部过去,只能化作记忆当中的一缕影像之后,那些最美的瞬间,最美的花前月下,却有说不尽的凄凉。这时候开始,相思就开始蔓延,开始揪心,开始让人肝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入骨相思知不知?”、“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image.png

  古今钟情于写相思词的诗人,特别多,为何爱写相思?只因这是人间常情,没有哪个人,一生当中没有相思过另一个人。然而,在浩如烟海的相思诗词中,在众多写相思诗词的诗人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写的相思词,最为让人感动。他就是纳兰性德,他写的这首《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读来,尤为让人感伤: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纳兰性德说,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你抹掉泪水,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分别之后,你我承受着相同的凄凉痛楚。每逢月圆,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回忆起你最让我心动的一刻,是你那堪称第一的绘有折枝图样的彩色的罗裙。

image.png

  纳兰性德(1655-1685),一个听起来就让人心动的名字。他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长于宰相明珠府;他是相门翩翩公子,也是人间惆怅客;他是清代第一才士,通经文,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是万千淑女的梦中情郎。然而,看似本应该一帆风顺长命百岁的他,却一生都仕途不顺、为情所困,短短人间31年,大多活在后悔中。他被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为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的诗词,多凄凉、惆怅与断肠,他是千古伤心词人。

  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的时候,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已离世多年,长久孤寂的纳兰,总是抹不去与妻子在一起时的那些点滴快乐,总是抹不去心头似被月光镌刻上去一样的温暖回忆。于是写下此词以舒缓自己相思之苦。

  这首词的“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开篇两句化用了李煜《菩萨蛮》中的“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生动传神。别后的凄凉,最难以忍受的是月明之夜的清冷相思。读来令人摇心动魄。

  接着两句“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如今两个人经历的是生死之别。分别之后,共同承担着相同的凄凉和苦楚。尤其是到月圆之时,更因为思念对方而感到伤心难堪,其中的苦涩让人无处消解。

image.png

  接着两句“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写作者分别之后,觉得这一辈子都过得孤苦无依。醒来的时候,枕头上早已已经是泪水斑斑。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情?那是因为在梦境中想到了两个人相逢之时,最让此人心动的一刻。

  最后两句“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写作者回忆起那堪称第一的绘有花卉图样的罗裙,真是让人黯然销魂。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这首词。上片写记忆中的美妙幽会,然而已经是别后凄凉。下片紧承上片词意,将失意一倾到底,用词精美婉约。全词情真意切,情景交融,将词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首尾两句都是追忆,首句写相会之景,尾句借物映人,中间皆作情语,如此有情有景有物,又有尽而不尽之意,于凄凉清怨的氛围中叹流水落花易逝,孤清岁月无情,真是含婉动人,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