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沧浪亭》苏舜钦所作,抒发作者的愤激之情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官员,比欧阳修等人更早开始倡导古文运动。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祖父是参知政事苏易简,父亲是工部侍郎苏耆,岳父是当朝宰相杜衍。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虽出身名门,苏舜钦却不像其他的官二代那样贪图享乐,他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走上了仕途的,他是北宋仁宗景祐元年( 1034)的进士。都说朝中有人好做官,按理说,苏舜钦的仕途应该是一片光明,没想到因为卖废品,断送了他的仕途。
这个事情,《续资治通鉴·卷四十七》有记载:
“舜钦,仲淹所荐,其妻又衍女。少年能文章,议论稍侵权贵。进奏院祠神,舜钦循前此,用鬻故纸公钱召妓女间席会宾客。拱辰廉得之,讽其属鱼周询、刘元瑜等劾奏,因欲摇动衍。事下开封府治,于是舜钦及巽俱坐自盗,同时斥逐者多知名士。世以为过薄,而拱辰等方自喜曰:‘吾一举纲尽矣!’”
那是北宋庆历四年的事,苏舜钦作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遵照先例,用卖废纸纸的钱宴请同僚宾客。当时朝中的保守派大臣,对宰相杜衍、参知政事范仲淹等改革派心怀不满,趁这次机会借题发挥,弹劾苏舜钦监守自盗,导致其被罢去官职,旅居苏州。
这件事对苏舜钦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击,于是他买下了靠近太湖边的废弃已久的别墅(相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俶妻弟孙承佑所造),加以改造,邻水筑亭。每天深居简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时常感慨自己身世沉浮,想起《楚辞·渔父》中的沧浪渔夫,看见三闾大夫屈原忠而被谤,流放泽畔,脸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劝屈原随世沉浮,懂得自胜之道。苏舜钦对沧浪之歌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所以将园林命名为“沧浪亭”,又自称“沧浪翁”。
在此期间,写下了他一生唯一的词作《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说,我此刻搭乘小舟在太湖上游玩,遥望着浩渺的湖水和秀丽的洞庭山,心中一片怅然,昔日踌躇满志为朝廷干事的官员,今日却要流落此地,自以为心中无愧于天地,心中怎能不感慨。
苏舜钦说,浩渺的湖水中怎么会看不到鱼的踪迹呢?原来它们被锁在了四处弥漫的烟雾之中,令人无法看清真相。
苏舜钦说,此刻,我忽然想起了春秋时期的范蠡和西晋时期的张翰,他们看到有一只小船载着新鲜的鲈鱼驶来,撇开重重波浪。
傍晚时分,江上下起了暴风雨,小船只好沿着沙洲回航,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之中。
苏舜钦说,大丈夫本应该志在四方,趁着身强力壮有所作为,如今却只得闲赋在这山水之间。虽然未到花甲之年,容颜却已经变得衰老,再添白发,而心却变得更加荒凉。
苏舜钦说,我真想像柳宗元那样独钓寒江雪,但又担心鸥鸟相互猜忌,鱼儿也不愿意接近钓钩。哎,还是划着小船穿过芦苇,默默地看着湖面上的浪涛拍天吧。
这首《水调歌头·沧浪亭》虽侧重写太湖风景,抒发作者愤激之情,但作者由遭谗而退隐,再到心甘情愿地退隐,由忧谗畏讥转为愤世嫉俗,进而转为疏狂的心路历程交代得清楚明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的积极人生观。
因此,在苏州期间,苏舜钦带着文人的自傲与风骨,隐居山水,濯足自娱。虽然找到了可以寄情抒怀的山水,但他的心情是矛盾而痛苦的,因为他越是强调自己的避世,越流连于园林之间,就越是激发了心中的不平和矛盾,越是情思郁结。或者他心有不甘吧!当陷害他的大臣或死或贬时,苏舜钦马上给当政者上书申辩,并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再为国家效力。他的求职申请很快得到了回应,被任命为湖州长史。苏舜钦很高兴,马上给当政者上书致谢,并准备东山再起。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上任,这位饱受心理折磨的文人却大病一场,撒手人寰,仅仅活了四十一岁,真是令人唏嘘!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