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姜夔所作,记述他一生也解不开的情结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时期文学家、音乐家,终生没有入仕为官。姜夔精通音律、书法、诗词、散文,是继苏轼之后难得一见的艺术全才。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姜夔所作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吧。

  有人说,人一辈子有两场爱情便足矣,一场是刻骨铭心的,一场是一辈子的,毫无疑问,初恋就是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刻骨铭心的不是感情,而是回忆。初恋情人往往不是一辈子的幸福,因为一辈子需要的是平淡,需要的是彼此珍惜,而初恋往往想要惊天动地,想要刻骨铭心。上天无疑是公平的,他给了人感情,也给了人回忆,感情得不到时,便化为回忆,留在心底。

  徐志摩说过: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就如白石道人姜夔,二十岁时,在合肥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他的初恋情人,但他一生浪迹江湖,当时的欢聚,竟成为他一生颇堪回忆的往事,以至于二十年后,他重至合肥时,在一个元夕之夜,愁思绵绵,犹如肥水东流,茫无尽期,想起年轻的往事,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令每个人读之泪下的《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image.png

  姜夔说,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动情。梦里相见时还赶不上看画像清晰,而这种好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离别的时间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抹去。可不知是谁,让我在这元夕朝思暮想,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姜夔,生于南宋,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艺术全才,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却屡试不第,终生未仕,只能一生转徙江湖。尽管这样,姜夔却没有求功名富贵的焦虑与不平,没有对生存苦楚的牢骚与愤懑,也没有借山水风月平衡内心的虚空与做作,他只是静静感受着苍穹的浩渺人生的短暂,只是体验着生命的孤独与伤痛,只是沉迷于诗书与音乐的纯净,以超凡脱俗的姿态,傲立于红尘之中。

  因为没考到公务员,姜夔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因此只能守住一生清贫,守着深深的孤独与凄苦,却写着精美绝伦的诗词文赋、秀逸飘洒的书法,作着谐婉动听的曲子……每每读之,不由得生出万千感慨。庸常凡俗的我们,总呼喊着社会浮躁,叫嚣着现实虚空,纠结着梦想与现实的巨壑,早忘却了是自己想要的太多,所做的太少。我们丢掉了守着一颗心、一份情、一个梦的执着与勇气,却怨懑这世界太过现实,哀叹自己身不由己。诗与远方并不远——拿起书,便是诗;迈开步,即是远方。放下功名利禄心、物质享乐欲,愿意为你所爱为你所梦,付出所有,眼前就不是苟且。

image.png

  姜夔因为饱读圣贤书,十分注重个人修养,因此人品秀丽,体态清莹,气貌弱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他的词,空灵含蓄,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而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作于他老年时期,是为了追忆他年轻时,一段刻骨的爱恋。这词里说的肥水,便是淝水,源出安徽合肥。合肥城里住着姜夔终其一生难以忘怀的那位恋人。

  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大约在22岁时,仕途不顺的姜夔流寓到了安徽,客居于合肥的赤栏桥。在这里,他遇见了一位善于弹奏琵琶的美丽歌女,两人一见钟情,于是上演了才子佳人、落魄书生与青楼名妓的经典爱情故事。这几乎是姜夔的初恋,令他终生难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没能结合。此后姜夔多次往来合肥,一直到公元1191年,两人才最终离别,女子远去他乡。

image.png

  人生自古伤离别,但年轻的姜夔只把此看成是短暂的相别,总觉得月自圆缺非人力,但事在人为会有期。而谁知,这一去就是天涯别,再也没有相逢之日了。姜夔与这位女子分别之后的十余年里,便频繁往来于江淮之间,然而每一次前往合肥,都找不到恋人踪迹。大约三十七岁那年,他两次来到合肥找寻恋人音讯,依旧无果,之后便再也没有到过合肥。

  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这一段美好的情感却永久地存活于姜夔的心田间,伴随了他整个的人生。“青青子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翻开姜夔诗词,细细品味,竟有二十首是与合肥情人有关,合肥之恋是姜夔一生也解不开的情结。只是他一辈子,所有关于爱情的词作,都是与这段合肥恋情相关。然而姜夔关于这段恋情都是在追忆中书写,不涉缠绵温馨的爱恋细节,只有永未割舍的苦恋相思,并以独特的冷色调处理炽烈的柔情,赋柔思艳情以超尘脱俗之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评价姜夔的词是——“有格无情”,大抵是他的词给人的感觉太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