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耐人寻味的一首词:《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虞美人 · 廉纤小雨池塘遍

  宋代: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image.png

  【简介】

  虞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以李煜词毛文锡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另有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段五句五平韵,后段五句两仄韵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

  【译文】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赏析】

  悲欢离合与羁旅行役是周邦彦词的两大基本主题。而行役又往往是悲离的原因。所以,这两种主题在周邦彦词中又往往交织在一起,这首词就是如此。

  上片的境界,时间是从白天绵延到黄昏,空间是户外。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的小点点。

  落笔便是一番凄凄雨景。廉纤,纤细连绵貌,形容小雨连绵不断的样子。用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晴”诗意,暗点了这春雨不仅廉纤蒙蒙,而且到傍晚时刻仍淅沥不停,于是多少缠绵伤别之情就蕴在春雨的意象中。本来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故称萍面。现在词人看那雨中池塘,则是万千雨点,点破了萍面。这二句体现了词人此时此景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那雨点打破萍面,也点点打在愁人的心头上。

  “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上片后两句是说,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啊,今天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早。

  雨,连绵不断,故一双燕子守住朱门不飞。燕子不飞,这意象,极富象征意味。小雨连绵已久,天昏地暗,所以比起寻常的时候(天晴时)就更容易黄昏。不过这只是此句意蕴的表面层次。其深层意蕴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候(将别时),只觉得光阴比寻常时候过得特别快,很快就进入了黄昏。此二句与周词的“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烛影摇红》)、“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瑞龙吟》)境界相近,写在春雨迷蒙中,一双小燕已在绣楼上呢喃作语。此时黄昏深院,飞雨断肠的意境,为下片的伤别作了铺垫与渲染。

  下片,时间绵延到夜尽,空间则转移到室内。

  下片写伤别之事。“宜城酒泛浮香絮”二句写伤别地点与情状,“宜城”在湖北省中部,这里指滞留荆州,“宜”肴也。《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与子宜之”。“宜”与“酒”本句相对。写行人与玉人在楼上饮酒饯别,“浮香絮”写他们饮酒时看到池塘上飘着落花杨絮,这一景象有很多比况作用,是虚实结合,情景相融,它既是以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来比拟闺中人与行人,又是以柳絮飘扬不定来比况行人的飘泊天涯。“细作更阑语”写二人将别又不忍别,在夜深人静之时,仍细语悄言,缠绵悱恻。“更阑”,夜深意。阑,将尽。词境至此,时间已从黄昏绵延到天明,词情也大抵揭开了内蕴。词中的一对主人公,相对美酒,情语绵绵,直至夜尽,这番极隆重极忱挚的情景,不就是相爱的人人分别前夕依依话别的场面吗?那美酒,正是为饯别而设。打从黄昏之后,直到夜尽时分,情话絮絮,时间不可谓不久,两情不可谓不深。天快亮了,我们的主人公谈得如何呢?

  “相将羁思乱如云”一句,点明题旨,直言羁旅情思。“相将”是行将,将要之意。在将要离别、远行天涯之时,那羁旅情思使人心烦意乱。“乱如云”三字比拟鲜明,将羁思烦乱如翻滚之云无端无序勾画出来。“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结得颇是精妙,一笔勾出人物剪影:深夜窗下,灯影憧憧,两人愁坐,相对凄然。“一窗灯影、两人愁”虽然在本句内字数不等,但意思是对偶句,使孤灯与愁人相对,“灯”与“人”均是有形无声,其凄宛伤别之意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又是”二字,更提醒读者,伤别之事降临在他们头上,已非一次,这是多么令同情、惋惜呀!

  这意象,正与上片那一双苦闷的燕子的意象,遥相挽合。虽是两个相爱的人儿,可是即将到来的寂寞已经爬上心头,不尽离愁别绪缭乱如云而已。这一结句,尤可玩味,用“又是”,说明两人已不止一次尝过离别的苦味,读来格外凄恻哀感。

  这是一首以爱情和离愁为主题的词,感人处在于情感的朴实忱挚。

  本篇突出特点,就是以画面的变幻,细腻的描绘,烘托人物情思,人物情事与画面变幻紧紧相连,使情与景相融相合,如春雨潺潺,珠滚浮萍,着一“看”字,将人与春雨、浮萍连接起来,突现了缠绵伤别之情。再如,黄昏深院,飞雨断肠,燕子归巢的意象,更加浓了羁旅愁情,又如“灯影”“愁人”景与人相对照、相衬托,情与景相融合,突现了惨然伤别的意境。故强焕称其词:“抚写物态,曲尽其妙。”(《片玉集序》)郑文焯云:“美成词切情附物,风力奇高。”(《清真词校后录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亦云:“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

  【作者】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