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山夜临秋》李世民所作,反映出诗人心灵上的静穆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爱好文学与书法,留下不少传世作品。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世民所作的《辽东山夜临秋》吧。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气候严寒且粮草将尽,所以班师还朝。这首《辽东山夜临秋》,便作于回归途中。
《辽东山夜临秋》
【唐】李世民
烟生遥岸隐,
月落半崖阴。
连山惊鸟乱,
隔岫断猿吟。
《辽东山夜临秋》,十分寻常的题目中,诗人把地点:辽东某山;时间:夜晚;季节:临秋;一一交代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自古言秋多寂寥”,正是因为如此,诸多情绪的酝酿,包括诗情,都与秋天是离不开的。
一句“烟生遥岸隐”,由近及远,把眼前景象细腻地展示。“岸”之所以“隐”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其“遥”远性,二是因为“烟生”,前者是地理位置所决定,后者则是来自于自然现象所产生。
秋夜雾降,恍如烟云突然生成,瞬息之间,整个天地似乎都被笼罩。驻足远眺,一切事物都仿佛隔着一层纱纸,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就像长河两边的堤岸淹没在深水里,让人难以辨识清晰。
一个“遥”字指出距离之间本就极远,是目光难以企及之处。如今再加上“烟生”之夜,更是朦朦胧胧,愈发会增幅视角上的障碍。如此造成的后果便是“隐”,所有的一切都被遮掩,面目变得模糊不清。
二句“月落半崖阴”,由高至低,从天宇转向地表,继续描写自然。“半崖”即便是平常,在日光照射下也会产生阴影,此处照应诗题中的“山夜”,点明此时之所以有阴影则是因为“月落”的缘故。
时光流逝,夜晚不断移动脚步,明月渐渐向西滑落,尘世唯剩越来越厚重的暗黑色调,就连伟岸的山崖也无法抵挡住这样的侵袭,在心头之上落下阴影。有人喟叹,这只是黎明之前的最后挣扎,却摆脱不掉。
一二两句专注于“静”之氛围,精准地展现诗人目光所及之处,通过“烟生”而“岸隐”、“月落”而“崖阴”,如此比较寻常的自然景观,把此时此刻周边环境里所蕴含着的那份属于宁静的完美给一一呈现出来。
三句“连山惊鸟乱”,此句由静忽然转入动,似乎突然打破了时光里的静谧,从而生成出另外一种别样的情绪。极致的静到极致的动,两种极致所产生的悬殊感,容易使人迷醉。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军队在此安营扎寨,如此浓厚夜色里,士兵们偶尔发出的阵阵声响,就会被无限地放大出来。欢乐往往是单方面的,栖息在树丛间的夜鸟在受到惊吓后,开始不断地飞起飞落,惶惶不可终日。
此处之“连山”,即可理解成山势连绵,亦可解释为军队大营有很多像山势。或许正是因为军队驻扎之后的嘈杂声响,才会在夜晚里忽然惊动宿鸟,由此造成飞起时候的骚乱。
四句“隔岫断猿吟”,岫,本义多为山穴或山洞,古文中则多指峰壑或山峰,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处之“断”,本为断绝,诗人既然提到猿吟,自然是有强调山峰再高也无法屏蔽声响的意思。
群山叠翠,峰峦如聚,即便是隔着如此遥远的距离,仍然可以在想象之中听见断崖峭壁之间,那些野猿此起彼伏的悲啼,声声不绝,回荡在幽涧山谷之中,使所有闻听者为之色变,内心惴惴不安,无法安睡。
三四两句则由前面的“静”转而为“动”,既有人为所发出的声音,比如士兵之动作而引起的“惊鸟乱”;亦有自然生物的吼叫,比如“猿吟”并没有因为“隔岫”而断了声响。
李世民的这首《辽东山夜临秋》,具有南朝诗风中对景物的逼真刻画,其最为神似之处在于全诗所刻意追求的对仗形式。在如此工整的手法之中,诗人所追寻的动静相合,虚实相生,都一一得到实现。
如果说前面一二两句之静是水平面的和睦,那么后面三四两句之动则是另外一种海平面的安宁;恰好就是因了这些种种响声的此起彼伏,反而能够更加映衬出整个秋夜山中的极致之寂静;亦因此很好地反映出诗人此时心灵上的静穆。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