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失意之作,短短20字引起千古共鸣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大诗人,一生未曾入仕,世称“孟山人”。

  他出生于襄阳的一个书香门第,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也比出身贫寒的孟郊等人好的多。

  他在年少时隐居鹿门山,一直到了39岁才赴京参加科举考试。

  初到长安的孟浩然曾凭“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两句,令无数才子搁笔拜服。

  在此期间,他还结交了当时的另一个大诗人王维。

  然而无论孟浩然多有才华,他依然名落孙山。

  而更悲剧的是他还因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得罪了唐玄宗。

  关于孟浩然得罪唐玄宗这个典故有四种说法,有王维说,有李白说,有张说,也有李元绂说,但无论是哪个版本,变的是引荐之人,不变的是孟浩然因诗得罪唐玄宗。

  最高统治者不喜,孟浩然的仕途之路可想而知了。

  失意的孟浩然离开了长安,漫游吴越,以排遣心中的抑郁苦闷。

  在此期间,他曾写下大量的作品,抒发仕途的不得志和独居异乡的愁苦。

  《宿建德江》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年年入选教科书,连杜甫都忍不住模仿。

  全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20字,却写尽了天涯游子的愁苦,引起了千古共鸣。

image.png

  诗歌开头一句便交代了背景。

  他把船停靠在江中烟雾迷蒙的小舟中,这一句既和诗题相呼应,又为后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茫茫江面,一叶孤舟,很容易引起去国怀乡的愁思。

  就像杜甫的“危樯独夜舟”,也是写旅途的孤寂,还有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是发生在秋夜的孤舟上。

  所以虽然开头仅仅只有5字,但却隐含着诗人的孤独寂寥。

  而接着一句“日暮客愁新”,羁旅之愁不言而喻了

  马致远曾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为什么“日暮”会引起游子的愁思呢?

  这里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写的是一个女子在夕阳下山,牛羊归舍时,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

  而在外的游子想必也是如此,黄昏时刻,眼见众鸟归林,自己却无法还家,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

  再联想一下此时的孟浩然,独自一人撑着小舟,在烟雾弥漫的沙洲,看着夕阳西下,新的一天又过去了,而他依然漂泊在外,羁旅思乡之愁油然而生。

  接着“野旷天低树”一句是写景,日暮时分,放言远远望去,只见苍茫的旷野中,远处的天空竟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这是诗人的一种错觉,而他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基于两个条件:一是旷野的无边无际,二是他当时的寂寥。

  他将形单影只的自己 ,置身于茫茫无际的旷野中,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旷野愈是宽广,他的心中越是愁苦,就像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象愈是开阔,反衬得他的内心越是寂寥。

  而最后的“江清月近人”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一句。

  此时已是月上中天,月亮倒映在水中,和舟中的诗人是那样的近。

  在这茫茫的天地间,他终于发现原来还有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明月相伴,给了孤苦的他些许安慰。

  后来杜甫也曾模仿着写下“江月去人只数尺”,后人评价“浩然之句浑涵,子美之句精工”。

  全诗只有短短20字,却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写尽天涯游子的愁苦,也算是唐人五绝的名篇,年年入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