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写过一首劝酒词,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潇洒之态

  酒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无食无衣,但绝对不能没有酒。他们并不在意喝的量的多少,而是喜欢喝酒时候的情怀,表达的是一种自己生活态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古人来说,酒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千愁,更可以抚慰自己的内心,缓解心中对的压力,甚至让人在困境的时候生出新的希望。所以,渐渐的,中国的酒就在中国人的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

image.png

  迎接宾客的时候需要喝酒,遇上喜事也要喝酒,内心悲伤忧愁无法排解要喝酒,将士出征之前也要喝壮行酒。中国人千百年来都无法戒除酒,诗仙李太白更是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酒。

  据说李白刚到长安的时候就遇到了诗人贺知章,两人倒是英雄惜英雄,很快成为了好友。之后便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导致后来没钱付账的时候需要贺知章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金龟来换酒钱。

  后来李白入宫为官之后,对酒的爱好丝毫不减,哪怕是第二天需要上朝,李白也是浑身带着酒气走进来。酒对李白的诗还有着引子的效果,李白的不少传世名篇都是在他酩酊大醉的情况之下写出来的,难怪李白会有“斗酒诗百篇”一说呢!

  除了李白之外,魏晋时期的刘伶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文人,一直都将酒当成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每天都需要喝酒。有一次甚至因为饮酒过多导致沉醉数日而不醒,当然这种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不可取,刘伶这种情况很显然是饮酒过多导致的,对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不过刘伶对此倒也全无担忧之色,甚至还很乐意这样,他曾经在马车上喝酒,然后让仆人拉车,还叮嘱仆人随意拉着车。即使是自己喝死了就随意找个地方将自己埋了,这种潇洒豁达的气度也正是酒所给他带来的。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对酒非常嗜好,曾经还在朋友的宴会上写过一首劝酒词,词名《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具体内容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词作是在苏轼从杭州赶往密州上任的时候,遇到了湖州太守李常,在其宴会上所写。李常是苏轼的好朋友,两人交往了很多年,同时他也是王安石的好友,但是因为他和苏轼一样反对变法导致被贬外地。所以,他和苏轼两人实际上此刻的境遇有些相似,见面之后两人更是对彼此都有一堆心里话要说。

  词篇当中包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既有朋友相逢时的喜悦,也有对彼此遭遇的感叹。虽然两人都明白王安石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国家是有利的,但是终究在理念上存在差异,所以矛盾始终存在,借着酒劲在宴会上发了一通牢骚。

  词篇开头便是对于自己遇见友人李常的欣喜,之后便用“明月清风”来描述湖州的秀丽风景,同时也突出友人的高洁品性。之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旧党新党之间的更替,一句“短李风流更上才”更是用揶揄的语气来赞颂友人的才华。

image.png

  词篇最后既表达了苏轼对于旧时太守功绩的肯定,又展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心态。这首劝酒词劝的不仅仅是友人,其实也是自己,用酒这种介质来传达其中的情感,希望不管是朋友李常还是自己对于新党的变法都要看开,因为这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

  我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在众多传承中诗词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如今我们上学后都需要背诵古诗,古诗中所包含着诗人的情怀和感慨。

  尤其是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区分,将宋词点缀得更加闪耀。有李后主的亡国之词;苏东坡的狂放豪迈;女词人李清照的婉约愁绪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风暴。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但却从来没有在诗词当中向他人传达自己的消极情绪,反而是处处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潇洒之态。

  总结:我们也需要学习苏轼的这种精神,让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能够勇敢面对,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让我们解决困难、度过困境,而不是被困境所击败,想必这也是词人将自己态度通过诗句传达出来的另一个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