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孟浩然隐居鹿门时所作,歌咏隐居情怀

  孟浩然,本名孟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与王维并称“王孟”。下面跟趣历史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出世和入世,自来便是中国文人的一块心病,然而这病的根子却在儒家观念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无论是穷是达,大家都不会忘记天下,独善其身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兼济天下的目标。所以,许多隐逸之人,并没有纯粹的寄情山水的心思,不过是一时的蛰居而已。

  虽然做不到,但归隐,却是古代文人最终也是最为向往的一个归宿。不少诗人,就通过文化来表达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描述和向往。如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王维的“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李白的“秋水明落日,流光来远山”……

  但孟浩然不同,尽管他也曾有过心向天下、志在君王的渴求,但可惜的是,终其一生,他都未能涉足官场半步,无奈只好选择了归隐。所以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原来是为隐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而隐居。”

image.png

  闻先生的评价是很精准的。隐居,可谓是孟浩然的诗歌的土壤。与红尘分道扬镳,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孟浩然有时候会在其诗里,不自觉地歌咏归隐情怀,例如,他的这首《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公元708年(景龙二年)至公元712年(先天元年)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题中着一“归”字,表明其有意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有归隐的志趣。

  汉代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出仕做官,携家人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

  首联“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两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并以此衬托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诗人从南园渡汉水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听见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鱼梁渡口争渡的情景。

  这两句抓住“鸣钟”和“争渡”的细节,渲染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晚钟洪亮悠扬,反衬出山寺的超然和僻静,这是以动显静;熙攘争渡的繁杂人声,显得世俗世界的

  颔联“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两句说村民纷纷沿着沙岸回家,自己则归向山寺一般超然和僻静的鹿门,两种归途,写出了自己与村民不同的心情。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怡然自得的心情。

image.png

  颈联“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两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

  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尾联“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点破隐逸的乐趣。在这两句里,“幽人”既是指庞公,也是诗人自己。当他行走在当年宠公走过的路,居住在他归隐的山林,这是两个时空、两代文人之间的默契和共鸣。

  只有亲临鹿门山,孟浩然才更懂得庞公的乐趣和伟大。“遁世无闷”的真谛,在此刻仿佛无须打通,已经为诗人解开。山路、山石、山月、木屋、树林与之相伴,耳畔是清风与鸟鸣,是幽静与恬淡,或许还有一丝寂寞和孤独,却没有惶恐与纷扰。这是诗人与世无争和隐逸乐趣,不慕名利与淡泊的情怀。

image.png

  纵观全诗,以浅淡的语言、自然的结构、富于暗示的写景,把作者内心的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动人地活画出一个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在寓情于景、以景抒情方面,这首诗是很成功的。

  一方面是悠扬的钟声从山间古寺中传出,回荡在山林间的梵音提醒着人们:世间还有返归本源的修炼之路;另一方面是渡口俗人抢渡回家的喧闹争吵,使人想起尘世间眼光短浅的无休止的争斗和随之而来的无尽的烦恼。一边是常人踏着沙岸回尘世之家,另一边是隐者乘着渡船回返归真之家。

  归隐圣地的月下风光,飘然有仙气。岩石上的门、松林间的幽径,在常人看来都给人“寂寥”的感觉,但在“幽人”自己的体验中则是恬然而超脱、闲逸而自适的。通过这种不断的对比,两条迥然不同的人生归宿之路便清楚地摆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