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酒后写下一首词,竟成了千古名作

  若说到诗词大家,你最喜欢的是谁呢?肯定有很多苏粉,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苏轼一生都在被贬谪的路上,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住他的才华,可以说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仅如此,我还喜欢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能够以豁达的态度去面对总总失意。

  然而,你绝对想不到苏轼原来是这样的,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曾经在酒后作出不雅动作,还被人笑话,但他却作出一首最“不知羞”的诗词,而且还称为了千古名作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image.png

  酒后闹笑话,作诗

  1072年,暮春三月,苏轼与杭州太守沈立一起去吉祥寺观赏牡丹,数以万计的杭州百姓也来赴花会。

  那时候苏轼已经一把年纪了却还放荡不羁,写下一首“不知羞”的诗作。那时正是与民同乐的时候,苏轼高兴就开始喝酒,边赏牡丹边拿着酒壶,一路上“疯疯癫癫”。

  酒劲上来,他有些失态,顺手摘了一朵牡丹花插在了头上。而这个不雅的动作被满大街的人笑话!还顺便做了一首诗,但这首诗现在已经成为了千古名作!

  虽然说宋代文人士大夫头戴鲜花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但是苏轼这样一个男人在大街上这样放荡不羁,就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

  《吉祥寺赏牡丹》赏析路人们看到他这个样子,纷纷大笑不止,所以苏轼事后才写了这首“不知羞”的《 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诗作首二句写诗人簪花之趣。在宋代,虽说文人士大夫簪花已成风尚,但一个大男人,一把年纪了,喝醉酒,簪着花走在街市上,始终是有些不太雅观的。所以诗人开篇先抑,说道“人老簪花不自羞”,掀起了诗作的第一道波澜。而后,诗人却又笔锋一转,说“花应羞上老人头”:不知羞的不是诗人,而是不愿上诗人头的花朵。不管花愿意与否,它终究还是上了诗人的头。两个“羞”字,一说人,一说花,相映成趣,巧妙绝伦。同时,也展现了苏轼诙谐幽默,潇洒不羁的天性。这是诗作的第二道波澜。诗作三四两句写诗人簪花醉归遭路人嗤笑的场景。试想:一个一把年纪的大男人头上戴着鲜花,醉步踉跄,头上戴的牡丹花也跟着摇摇晃晃,那场面想想都觉得搞笑。一路上,路人看到他的样子,大笑不止,连那楼上的佳人也半卷珠帘偷偷探头观看。这是诗作的第三道波澜。可苏轼不仅“不知羞”,还发出会心的微笑:人老簪花有什么可害羞的?要说害羞的应该是那朵花呢。这里,诗人巧妙地借用了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句,写出了自己醉酒失态,头上簪花的滑稽样子,真是浪漫又诙谐。整首诗不仅十分的诙谐幽默,而且把苏轼的乐观豁达展现的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才能够被后世广为流传,成为大家公认的千古名作。苏轼就是这么一个心直口快,乐观豁达的人,即使命运对他不公平,他也总是能苦中作乐,用豁达的心态面对人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总结:苏东坡就是这样一位千古一遇的集大成者,人品、才华、能力、态度,都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这本 《苏轼词传》中不但收集了苏轼的诗,还让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豁达。当我走近这位“性情中人”,再读“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的诗句,便有了一种“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怀、豁然与洞明。这本《苏轼词传》中选取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诗。最难得的是,这本书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 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这一套书中还有一本 《辛弃疾词传》。古人云: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辛弃疾是乱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 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正所谓 “剑有杀气 词有柔情”。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 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除此之外,这套书中还有 《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诗传》。精装版6册原价192,现在只需要79,一本才10元左右,两包烟钱,你就可以近距离感受6位大文豪传奇的一生,并且能够从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