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image.png

  刘景文(1033-1092),是苏轼好友,名季孙,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秋末冬初,曾经令人赞美的荷花、荷叶早已没有了,曾经令人赞美的菊花也已呈残败之象了,只有那枯枝还在霜击之中挺立着。但不要忘记啊,这是橙黄橘绿之时啊。这里的“黄”“绿”是互文,可解释为橙子黄橙子绿,橘子黄橘子绿。橙子10月成熟,橘子成熟期稍晚也稍长,一般情况下橙子黄时橘子尚有绿的,所以讲橙子黄橘子绿也可。

  橙黄橘绿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景色啊!

image.png

  苏轼这是在提醒好友,每个时段都有值得珍视的美景,最值得珍视的就是眼下这秋末冬初橙黄橘绿。

  苏轼为何要这样提醒好友呢?也许,苏轼是真心认为橙黄橘绿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景色,他要将自己这种“一年之最”的感受与好友分享。也许,苏轼更多是勉励自己的好友,以橘为喻,如屈原《橘颂》中所言:“青黄杂糅,文章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劝好友“宅男”张籍出去走走,去踏踏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既是劝勉,自然就会极尽夸张之能事,一以当十,十以胜百,而又情理相得,正是“善言者无瑕谪”也。

  欣赏古诗有一个难点,就是对诗作情感触发与凝聚的凭借不甚了然。对诗人而言,某一个词语所表达的某种物象及所寄托的内容可能是极丰富的,是极易诱发心灵深处的震颤的,但对现代的我们而言,可能就是一个内涵极单一、感觉极平淡的与自我没有什么关联的诗人的“自言自语”。因此,读古诗要读出其丰盈的意蕴,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震颤,是要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的。否则,像这首诗中述及的“荷”“菊”“橘”,如果对它们在文化史上的意义缺少认知,是难与苏轼产生共鸣的;再像“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藤”这类诗句,我们就可能很难获得阅读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