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出自于哪里?

  还不知道千古名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出自于哪里?其实此句出自唐代张籍的《蓟北旅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原文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翻译

  每天都在遥望故乡,徒然地唱着故乡的《白苎舞歌》。

  常常因为聚会送朋友归故乡,追忆起当年离别家乡的情景。

  不如意的时候还喃喃自语,几多乡愁也只有自己知道。

  离亭门外杨柳青青,朝南那面的柳枝都已经被我折没了。

图片.png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作,描绘游子思乡之情,感情脉络细腻真切,委婉动人。首联描绘了一个思乡之人的形象;颔联则由自身的现实,移情于身外的过去;颈联写思乡孤寂只能向自己内心倾诉;末联则说人多南归,唯自己未归。通篇用词含蓄隽永。

  首联以“日日”叠字领起,开篇就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脉搏,渲染出浓厚的感情气氛:因归思似渴,所以“日日”遥望故乡;久欲归而不能,诗人便唱吴声歌曲,以此聊解归思之渴;歌乡声而不能归,诗人反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颔联仍是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诗人因睹别人的离愁别绪,不禁忆起自己离家时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此联与首联都写归思但着眼点不同:首联落笔于诗人自身,颔联落笔于身外;首联侧重于现在,颔联侧重于过去。欲归不得的失望,客居异乡的寂寞,世途失意的喟叹,种种感情的重荷,真使诗人无法忍受。“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怀,只有己晓。

  前三联,诗人全用赋笔,铺张叙写,曲尽其妙,但若全篇皆此,则显单调寡味。故诗人在尾联运用“兴”之别一法门,使全诗通体生色,情味隽永。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此联意谓南归行人之多,与诗人独不得归形成对照,至此,诗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读者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