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还不知道: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此诗主要写了中秋之夜,诗人望月思亲的情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十五夜望月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中月映地白树栖昏鸦,那寒露悄然无声沾湿桂花。今夜里明月团圆人尽瞻望,不知那悠悠秋思落在谁家?
【鉴赏】
中秋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节日。据《周礼》记载,周人已在中秋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此后节日气氛愈来愈浓,中秋成为家人或亲友团聚、赏月的良宵佳节。因此这一天也特别能引发人们思乡思亲的情绪。历代望月抒怀的诗不乏名篇,此诗因手法独特、构思新巧,成为咏中秋诗歌中著名的一首。
第一句写了中秋夜景,主要写了月色。“地白”说明了月光的皎洁明亮,令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给人一种素洁明净之感。“树栖鸦”三字,写出了月夜的寂静,也有一种回归的含义。此景应当是想到或听到的,因为即便在月色清朗的夜晚,也不大可能看见树杈间鸦鹊的小巢。
第二句继续写月色下的美景,语义丰富,给人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秋季昼夜温差大,易出现霜或露水。此处写“冷露”,一种可能是秋夜的露水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另一种可能是写月光如水,洒向人间,笼罩在月光里的桂花也好像挂满了露水。此外,我国自古有“月桂”的传说,诗人仰望明月,忽感微寒,不觉浮想联翩,那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广寒宫中的桂树吧。此处表面写桂花,暗写月色,正是点题之笔。
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从自己望月想到普天下同在望月的人。虽然同看一轮明月,各家的情状、各人的心情、感受到的秋意、所怀念的人是不同的。诗人独身一人在他乡,此时望月不禁怅惘。末句能够推己及人,扩大了诗境,思人怀远,境界高远,耐人回味。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