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子部 >

《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在线阅读,翻译及赏析

《容斋随笔》 洪迈 著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本页面仅包含《容斋随笔》16卷内容。

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


  三代彝器,其存至今者,人皆宝为奇玩。然自春秋以来,固重之矣。经传所记,取郜大鼎于宋,鲁以吴寿梦之鼎贿荀偃,晋赐子产莒之二方鼎,齐赂晋以纪飌,玉磬,徐赂齐以甲父之鼎,郑赂晋以襄钟,卫欲以文之舒鼎、定之鞶鉴纳鲁候,乐毅为燕破齐,祭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磨室是已。


容斋随笔卷十古彝器译文


  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留存到现在的,人们都珍视它并作为奇异古玩。然而自《 春秋》 以来,本来就很重视它们了。根据文献记载,把邹国的大鼎取到宋国,鲁国用吴国的寿梦鼎送给荀偃,晋国赏赐给子产莒国的两个方鼎,齐国用纪飌,玉磬馈赠给晋国,徐国把甲父鼎赠给齐国,郑国把襄钟送子晋国,卫国想用文氏的舒鼎、定氏的盘鉴进纳给鲁侯,乐毅替燕国打致齐国,把祭祀的青铜器安设在宁台,奏乐协律用的青铜器大吕钟陈列在元英,原来是鼎器运回到磨室宫中,这些都是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