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
欢迎访问宜够诗词网!
李大师(570年-628年),字君威,相州(今河南安阳)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出自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北魏龙骧将军、荥阳太守、姑臧穆侯李承的玄孙,北魏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高平宣景男李虔的曾孙,北齐外兵郎、顿丘广武东三郡太守李晓的孙子,隋朝清江洛阳二县县令李仲举的长子,李行师的哥哥。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杜如晦(585-630年),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之子。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参与策划玄
松赞干布(Songtsen Gampo ,威利:Srong-btsan Sgam-po,藏语拼音:Songzain Gambo;617-650年)。《新唐书》作弃宗弄赞、弃宗农, 《册府元龟》作器宗弄赞、器宋弄赞、不弗弄赞,《通典》作弃苏农赞。 穷哇达则(今西藏山南地区琼结)人。据出土的藏文文书吐蕃大事纪年,松赞干布卒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净身入宫,奇丑无比,尽心侍奉太子李亨。安史之乱期间,劝说太子李亨称帝。唐肃宗即位后,拜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赐名辅国,加开府仪同三司、知内侍省事,封郕国公,权倾朝野人称『五郎』。冷待晚年的唐玄宗,谋害建宁
程元振(?—764年),唐肃宗、代宗时宦官。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是为代宗,官至骠骑将军。宝应元年(762年)程元振掌握了部分禁军,谋夺李辅国权,代宗遂罢免李辅国所有官职,以元振代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不久遣人将李辅国刺死。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乱攻占河陇地区,程元振知情不报,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
李宗闵(?~846年),字损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的“牛党”领袖,宗室郑惠王李元懿后代。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进士及第,任华州参军事。元和二年,举贤良方正制科,集中条陈财政之弊,触怒宰相李吉甫。入为礼部员外郎,随同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唐穆宗即位,拜中书舍人、知贡
武士彟(577年―635年),字信明,并州文水人,唐朝开国功臣、卓有政绩的高级官员,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yue)的父亲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彟为鹰扬府队正,资助李渊起兵。贞观中,出任工部尚书转荆州都督,加封为应国公,武则天册封皇后时追封其为魏王。起初,武士彟娶相里氏为妻,生子武元庆、武
王仙芝(?—878年),字号不详,濮州濮阳(今山东省鄄城县)人。唐朝末年起义军领袖。早年贩卖私盐,混迹江湖。乾符元年(874年),起兵于长垣,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海内诸豪都统,吸收黄巢和庞勋部众,反唐斗争迅猛发展,采用流动作战方针。唐僖宗采用镇压和招降双重策略,册封“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
李重俊(?-707年),唐朝节愍太子,唐中宗李显第三子,生母不详。早年历封义兴郡王、卫王,拜洛州牧,神龙二年(706年)被立为皇太子。但因不是韦后亲生,颇受猜忌。安乐公主等人也多次请求唐中宗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李重俊地位受到威胁。神龙三年(707年)七月,李重俊与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发动兵变,诛杀武三思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母不详。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与名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恃宠娇纵。公主婚后与《大唐西域记》执笔人辩机私通,太宗知晓后大怒,腰斩辩机,杀奴婢数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驾崩,没有哀容。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夺房遗爱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爵位,诬告其对自己无礼。经长孙无忌审理,公主与
李敬玄(615年—682年),字敬玄,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唐朝宰相,将领,谷州长史李孝卿之子。因得到中书令马周的推荐,成为唐高宗李治侍读。历任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尚书右丞、太子右庶子,转中书侍郎、吏部侍郎,迁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主持铨选。累迁中书令,封赵国公。仪凤三年(678年),出为洮河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刺史、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射、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册封赵国公。元和十五年(820年),卷入牛李党争,为
李吉甫(758~814年),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政治家、地理学家,御史大夫李栖筠之子,宰相李德裕父亲。出身于赵郡李氏西祖房 ,少好学,能属文。早年以门荫入仕,补左司御率府仓曹参军。贞元初年,迁太常博士、 ,转户部屯田员外郎,治理明州、忠州、柳州、饶州,入为吏部考功郎中,迁中书舍人。元和年间,两次
寿昌公主(680年代—?),唐睿宗李旦长女,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692年,其母和窦德妃被诬陷以巫蛊诅咒武则天而惨遭赐死。公主长大后嫁崔珍。
长孙顺德,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隋朝大将军长孙恺之子、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堂叔。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时期,门荫入仕,起家右勋卫。逃避攻打高丽战役,投靠唐国公李渊,配合刘弘基招兵买马。晋阳起兵后,担任统军,平定霍邑、攻破临汾,生擒名将屈突通,平定陕县,屡建战功。唐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
令狐德棻(583~666年),字季馨,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史学家以及政治家。出身敦煌豪门,博涉文史,少有文名。隋朝末年,授药城县令。唐高祖起兵后,任大丞相府记室,迁起居舍人、礼部侍郎、国子祭酒、太常卿,兼弘文馆、崇贤馆学士等职。奏请重修梁、陈、北齐、北周及隋朝正史,得到采纳,主编《周书》,封彭阳郡公。
崔仁师,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后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贞观初年,改任殿中侍御史。贞观十六年(642年)升任给事中。征讨辽东时,任韦挺的副职主持海运事务。因运输的兵卒逃亡没有奏闻获罪,被除官为民。皇帝回朝走到中山,起用他任中书舍人、检校刑部侍郎。贞观二十二年(648
崔洞(一作崔峒),(唐朝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字号不详,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出身“博陵崔氏”大房,为唐朝吏部郎中、秘书少监崔行功的曾孙,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李宪(679年-742年1月15日),原名李成器。唐朝宗室,睿宗李旦长子。母为睿宗元配肃明皇后刘氏。本为太子,后让与其弟李隆基。能诗歌,通晓音律,尤善击羯鼓、吹笛。历任太子太师、太尉,封宁王。又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预朝政,为玄宗所重,追谥为让皇帝。开元三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42年1月5日),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李端(737—784) ,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
鱼朝恩(722-770年),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朝时期宦官大臣。天宝末年,净身入宫,供职小黄门。安史之乱发生后,护送唐玄宗出逃,侍奉唐肃宗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永泰年间,封为郑国公,权倾朝野。大历五年,唐代宗联合宰相元载,坐罪赐死。鱼朝恩出现,加强了宦官势力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