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简介_晋代医学家王叔和个人资料
王叔和 晋代医学家
- 人物名:王叔和
- 别名:王叔和
- 主要成就:编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代表作品:《脉经》
- 出生日期:公元210年
- 逝世日期:公元280年
- 所在朝代:晋代
- 出生地:山东微山
王叔和介绍
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且熟悉修身养性之术,尤擅长于脉学之理。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书中总结脉象24种,又论述三部九候,寸口脉等,对古代的脉学影响甚大。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人物简介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主要经历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生活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著作
《脉经》
(清•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推测王叔和也为张仲景之亲授弟子)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他不但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甘伯宗《名医传》称:王叔和性度沉静,尤好著述,究研方脉,静意诊切,调识修养之道。宋•张杲亦称其: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深晓疗病之源。他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过连年的战争,许多书简(当时造纸术尚不成熟,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都散落佚失或残缺不全了,即使是几十年前才完成的《伤寒杂病论》也是同样的命运。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太医令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级医院的院长)深知这部医学论著的伟大价值,心中十分不忍,便下定决心使这部旷世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于是他搜集仲景旧论,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终于成功地得到了全本的《伤寒杂病论》,并加以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虽然只是不完整的内容,但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
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养生的进行较系统论述者。
《王叔和脉诀》
脉学著作。一卷。旧题晋•王叔和撰。但一般认为是六朝•高阳生托名王叔和的作品。本书特点在于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脉经》重新编撰的。详细论述二十四脉,并立七表(浮、芤、滑、实、弦、紧、洪)、八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诀》,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诀》(又名《图注脉诀辨真》);还有不少医家对此《脉诀》做过订正,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为元•戴起宗的《脉诀刊误》(又名《脉诀刊误集解》);清•李延昰的《脉诀汇辨》等。但书中的观点,对脉义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浅等方面,后世颇有微词。明•吕复在《群经古方论》中批评高氏“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献通考》认为,本书不见于隋、唐《经籍志》,恐为宋熙宁以前人所托。现存明、清刻本、抄本。
学术内容
《脉经》描述和区分了各种脉象。书中把脉象分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二十四种,这基本上包括了人体寸口动脉所反映的各种症象,初步肯定了“寸口诊法”的定位诊断。王叔和还进一步引伸区分和掌握各种脉象是切脉的关键,而正确的诊断又是治疗的基础。为此,王叔和在《脉经》中把脉、症、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纠正了过去把脉学脱离医疗实践,孤立地以脉断症,或者将脉学神秘化等倾向。从此,脉学便成为诊断疾病的内在变化的科学依据。特别应值得后人重视的是《脉经》出现于玄学泛滥的魏晋时代,就显得格外可贵了。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运用《脉经》,王叔和还编写了《脉诀》、《脉赋》、《脉诀机要》及《小儿脉诀》等书。王叔和不仅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医疗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而且还特别强调对疾病的预防。《御览》载:“王叔和尝谓人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当时虽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寻常所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彭亨短气,或至暴疾。至夏、秋分,少食肥腻饼臛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之类相仿。必时不必即病,入秋变节,阳消阳息,寒气总至,多至暴卒。
轶事典故
一千七百多年以前,高平有个小村子叫王寺村,村里有家世代相传的医药铺子,主人姓王。王记药铺传到王叔和的时候,规模没比从前大多少,家产没比以前多多少,但那治病救人的名气却比从前大的多了。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北并州南许昌,谁个不晓得太行山的王先生”。上至王孙公子,下到庶民百姓,千里迢迢来高平王寺村就医的络绎不绝。王叔和秉承祖德,不尚虚名,不贪金银,山下修一盘药碾,村边摆一副药臼,家中开一间药铺,日常里或为人治病,或上山采药,或潜心研究他的《脉经》,倒也悠然自在。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魏末晋初,北方战争频发,瘟疫流行,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穷苦百姓得了病,还要挣扎着去做工挣钱,及到病入膏肓打熬不过了,这才不得不求医。试想这等病人那有好治的!王叔和是个直性子人,既不会说那好听的绕弯话,又不会把麻缠事推出手,依旧是尽心尽力为人治病,却不料看一个死一个,瞧两死一双,一时倒叫人心浮动,人们因此怀疑他的医术而不敢上门了,过去门前车水马龙的情景不见了。
再说高平城里有座杂货铺,铺子里有两个年轻伙计,一个叫大二,一个叫小三。这一天,伙计两正在铺子里站柜,忽然看见王叔和从铺门前走过,免不了议论一番,大二说:"这王先生可是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个济世活人的菩萨,如今变成了要命的阎王。"小三道:"这话不对,那些病人原是他自个病的没救了,如何怨得王先生的医术!",大二道:"你也好笑,没病谁个求医,求医原为活命,难道为了找死?"小三道:"照你这么说,便是好人经王先生搭手也要亡命了,我今天偏要请王先生诊脉,看看我死了死不了!"伙计讴了满肚子气,就吃饭去了,那小三子是个一根筋儿,和大二拌了嘴,心里很不痛快,下死地吃着小米捞饭,刚放下碗,就看见王叔和又从铺前走过,小三心里一急,喊一声"王先生!"一个猛子从里屋跳到当街上,接着,身不由已地躺倒在地上,大喊肚痛!王叔和见地下躺着的楞小子,热汗满面,就地打滚,忙蹲下抓住他的手腕切了脉,叹口气道:"此人无救了"。那大二一听此话忍不住笑道:“真真是大白天碰上勾命鬼!我师弟半点病症也无,原不过讴气,打赌考考你,你就真当他要死了,这样的庸才还吹什么‘太行山上……'”话没说完,只听小三呼了一声就不动了。上前伸手一探,已没了气,心下大惊,连叫“怪!怪!王先生真真把个活楞楞的小伙子给看死了!”那小三本因吃饭过饱,又猛力一蹦,使胃肠崩裂,但那些街头看热闹的不去细究其因,亦不听王叔和的解释,只附和大二的说法,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加枝添叶,把王叔和描绘成了灾星魔头瘟祖宗,别说谁来找王叔和治病,就连他原先的街房邻居,也唯恐避他不及。这样一来,王叔和在家乡一时难以立足,感慨一番,挑起个药担儿云游他乡去了。
且说太行山下有个济州城,城里有家"济生堂"药店,这店里前些日子新聘了位坐堂医生。那坐堂的虽说新来乍到,治病配药颇具神通,特别精于内科诸症。一天,济州城里有一家出殡,看那将将就就的殡仪,就猜得出是个贫寒之家。那口薄板棺材从济生堂抬过时,沥下几点鲜血。正在柜台前坐堂的先生,瞥见血迹,陡然一惊,再定睛细看就大叫:"那出殡的,如何将活人往外抬?"出殡队里哀哭的,哀歌的,吹打的,各司其职,无人理会。坐堂先生一急,上前拉住拉灵幡的半大孩子不放行,一连声地嚷道:"棺里是活人,棺里人没死!"出殡的队伍乱了套,几个后生以为他有意胡弄,扯住他就要打。吹鼓手是个老者,见多识广,看坐堂先生不象作恶的,止住年轻人,唤过一位中年汉子叫他裁夺。中年汉子姓午名逢生,棺里殓的正是他的妻子贾氏,年仅二十八岁,因产中血崩脱阳暴亡。当地风俗,年轻女人死于流血等症,统称"血光之灾",为不连累家人街坊,须及早入殓安葬。当日贾氏刚刚昏死,族中长者便硬张罗出殡。这午逢生中年丧妻,无限悲伤,听坐堂先生一说竟也异想天开,甘愿开棺验尸。此言一出,几个愣小子一拥上前,"嘎吱"一声把棺盖撬开。坐堂先生抓起死者的人中、关元等穴,顷刻之间,那贾氏时而换气,继而呻吟,再而略睁双目,半欠身子意欲起动。这一件医案,倾刻轰动了济州城。一打听坐堂先生的姓名,才知道是太行山上的王叔和,于是稍知其情者,又绘声绘色地讲起王先生当年在家乡行医,医运不济将活不愣腾的店铺伙计“诊”死的事。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把王叔和传成了当今扁鹊、再世华佗。种种奇异传闻,传到了都城许昌,王公大臣们便三聘五请,硬把王叔和弄到京都里当了太医令。
人物评价
后世对王叔和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如喻嘉言攻击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褒之者则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尤其当该书处于存亡危急之际,王叔和使之保存并得以传世,其贡献之大不可泯灭。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亿曾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的确,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王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在其故乡山东省邹城市今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
后世影响
王叔和著成的《脉经》,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脉学的造诣之深。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将诊法简单化了,但实际上,这是在对于医理深刻地推衍之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种创新,丰厚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证经验才是革新的根本,而且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成功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他在《脉经》序言中提到,诊脉是很难掌握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也就是将背会的脉学知识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的。这句话也成了千百代医家教授和学习脉学时的“警世”之言,对于业医者来说,几乎不可不知。在脉诊的艰苦学习中,习医者也能充分体会重在临床实践,不可纸上谈兵的重要性。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重大的成就。这位太医令,也堪称难得的人才,为学医者作出了榜样。在对于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之书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理论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宏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重要观点条文摘录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 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 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斥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 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 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脉经•序》)
下一篇:王述简介_东晋官员王述个人资料
栏目最新
- 1 王湛简介_西晋汝南内史王湛个人资料
- 2 钟琰简介_王浑之妻钟琰个人资料
- 3 王浑简介_西晋名臣,太原王氏王浑个人资料
- 4 庐陵公主简介_晋明帝女庐陵公主个人资料
- 5 刘惔简介_东晋大臣、清谈家刘惔个人资料
- 6 薛万彻简介_隋末唐初名将薛万彻_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
- 7 薛媛简介_唐代女画家薛媛个人资料
- 8 陈玉兰简介_唐代女诗人陈玉兰个人资料
- 9 葛鸦儿简介_唐朝女诗人葛鸦儿个人资料
- 10 金尚简介_三国金尚金尚个人资料
- 11 王浑简介_曹魏凉州刺史王浑个人资料
- 12 斛律光简介_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斛律光个人资料
- 13 魏文帝曹丕简介_魏朝开国皇帝_曹丕个人资料
- 14 赤眉军首领樊崇简介_西汉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樊崇个人资料
- 15 子产简介_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子产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