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历史 >

高张简介_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高张个人资料

高张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

高张

  • 本名:高张
  • 别称:高昭子
  • 所处时代:春秋后期
  • 谥号:昭子

高张介绍

高张,姜姓,高氏,齐国上卿高傒的后代、齐大夫高偃的儿子,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前513年春,鲁昭公从晋国干侯回到鲁国郓城,齐景公派遣高张来问候鲁昭公,称鲁昭公为主君。子家懿伯认为这是国君对大夫的称谓,齐景公已鄙视鲁昭公,鲁昭公自取其辱,鲁昭公返回到干侯。前510年冬,高张代表齐国与鲁国仲孙何忌、晋国韩不信、宋国仲几、卫国世叔申、郑国国参、曹、莒、薛、杞、小邾等国大夫为于城周筑城而会盟。前502年夏,高张、国夏率军讨伐鲁国西面边境,晋国由士鞅、赵鞅、荀寅率军援救鲁国。前490年,齐景公临终前,吩咐高张与国夏,辅立小儿子公子荼为国君,逐群公子,迁至东莱。景公死后,高张与国夏共立荼为国君,是为晏孺子。。但是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阳生为国君。于是,他表面上与两位上卿关系融洽,暗地里从恿大夫们及早谋反,大夫们畏惧高、国两家,所以都听从田乞。于是,田乞与鲍牧率兵进宫叛乱,攻打高、国两家。高张逃亡,与国夏一起营救晏孺子。孺子的军队很快被打败,田乞乘胜追击国夏,国夏逃亡到莒国。军队返回,杀掉高张(《左传》只说高张逃亡鲁国)。与此同时,田乞等人拥立公子阳生为国君,是为齐悼公。

人物生平

齐景公欲称霸,以高张在内为相,主持内政;国夏在外为将,主持军事。前490年,景公临终前,吩咐高张与国夏,立幼子荼为国君。

及景公卒,高张与国夏立吕荼为君。大夫田乞阴谋颠覆姜姓之祀,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为君。于是,他表面上与两位丞相关系融洽,暗地里对大夫们说:“高张、国夏二人很危险,趁他还没有动手,我们先干掉他吧!”经过田乞如此煽风点火,弄得大夫们人人自危,齐国朝堂上下离心离德。

于是,田乞联合大夫鲍牧率兵进宫,攻杀高张、国夏二卿。高张奔鲁国;国夏奔莒。与此同时,田乞等人拥立阳生为君,这就是齐悼公。

人物事迹

齐景公三十一年,鲁昭公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逼迫而奔齐。第二年,齐景公攻取鲁地郓‘使鲁昭公居住。之后,景公打算亲自率领齐国大军送鲁晤公归国。而季氏家臣申丰、女贾私下收买了景公的宠臣梁丘据,让他阻止齐景公。梁丘据以不要得罪鬼神、祸及自身为由,劝说齐景公不要亲自率军攻鲁。景公最终被梁丘据的鬼神之说吓住,不敢亲自率师,于是派公子钮率师攻鲁,结果无成。是年秋,景公又盟会鲁昭公、莒子、邾手、杞伯、商议送鲁昭公归国,但始终没有结果。鲁昭公在齐日久,逐渐被景公所看轻。齐景公三十四年,鲁昭公不得已而至晋国乾侯,而晋国对鲁昭公长期在齐不满意。齐景公三十五年,鲁昭公又自乾侯至郓。齐景公对昭公至晋国也不满,是年高张奉命唁昭公,称昭公为“主君”。当时称卿大夫为主君,高张称昭公“主君”,是把鲁昭公视为卿大夫,所以子家子对昭公说:“齐卑君矣,君只辱焉。”昭公无奈,又到乾侯,三年后死于乾侯。

高张与国夏一样,同是齐景公后期的辅政大夫,经常代表齐国参加诸侯重大活动。

齐景公三十八年秋,周敬王派人到晋国,请求为成周增筑城墙。下年春,晋国率领诸侯增筑成周城墙,三十天完工。当时,高张来晚了,没有赶上诸侯筑城。晋国女叔宽认为高张这是违背众意,“众之所为,不可奸也”,高张将不免于祸患。

齐景公四十六年夏,高张与国夏一起伐鲁西鄙。

齐景公五十八年夏天,景公夫人燕姬所生的嫡子尚未成年就死了。景公想立宠姬芮生的儿子荼为太子,但茶年龄幼小,并且其母芮姬品行不好、地位也卑贱,大臣们都不同意。景公一意孤行,该年秋天,景公生病,让高张和国夏立茶为太子,而把群公子放逐到莱邑。不久,景公死,高张与国夏奉太子茶即位,这就是晏孺子。

田乞平时与公子阳生一直关系密切,欲改立公子阳生。田乞假装侍奉高张和国夏,每逢上朝都和他们坐同一辆车,并且说大夫们的坏话,说他们不想立晏孺子,想作乱;到了朝廷上又在诸大夫面前说高张和国夏的坏话,说他俩要发动祸乱消灭他们,劝大夫们先下手除掉高张、国夏。

晏孺子元年夏季六月二十三日,田乞、鲍牧和诸大夫带领甲士进入晏孺子宫中,高张和国夏去救晏孺子,被打败,国夏逃到莒国,高张逃奔到了鲁国。

其事迹主要见于《史记》之《齐太公世家》、《田敬仲完世家》与《左传》之《昭公二十九年》、《昭公三十二年》、《定公一年》、《定公八年》、《哀公五年》、《哀公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