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学经典 > 历史 >

曹仁简介_三国时期曹魏名将_曹操从弟(从祖弟)_曹仁资料

曹仁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曹仁

  • 中文名:曹仁(168年~223年)
  • 别 名:子孝
  • 国 籍: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68年(戊申年)
  • 逝世日期:223年(癸卯年)5月6日
  • 职 业:将领
  • 主要成就:隐强破刘备、定宛县叛乱,襄樊之战中保守樊城
  • 官 职:大将军、大司马
  • 封 爵:陈侯
  • 谥 号:忠侯
  • 子 嗣:曹泰、曹楷、曹范

曹仁介绍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从祖弟)。三国曹魏名将。

曹仁好弓马骑射,少时不修行检,及至长成为大将,则变得严整,奉法守令。从曹操多年,为魏朝立下汗马功劳。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大破陶谦军及陶谦部将吕由,攻克句阳,生擒吕布的部将刘何,官渡之战中,在隐强打败刘备军、鸡落山之战又战胜袁绍军。

赤壁之战兵败后,曹仁镇守江陵,在与周瑜相持一年后,弃城而走。在渭南击破马超。在河间破反将苏伯、田银。在宛城破侯音。在襄樊之战中,曹仁守樊城,以吕常守襄阳,二城皆挡住关羽的围攻。又与徐晃共破陈邵,进驻襄阳。

曹丕即位魏王后,曹仁拜车骑将军,统率荆州、扬州、益州军事,晋封陈侯。曹丕代汉建魏,封曹仁为大将军,又迁大司马。后来,曹仁率兵进攻濡须口,不听蒋济所劝,最终惨败给朱桓。不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六岁,谥曰忠侯。

按《史记·谥法解》云:“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忠”实为大誉之谥,终魏一朝仅有夏侯惇、曹仁获此美谥,仅次于司马师的“忠武”。

人物生平

讨战群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仁暗自结集上千青年,游于淮河、泗水之间,后带队跟随曹操,任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

初平四年(193年),在曹操与袁术的战役中,曹仁大有斩获。从征徐州,曹仁经常督领军骑,担当阵前先锋。又别攻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吕由,击破敌军,再与大军会师彭城,大胜陶谦军队。后从攻费县、华县、即墨、开阳(以上皆为徐州辖内县地),陶谦派遣部下急救诸县,皆被曹仁击破。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征吕布,遣曹仁别攻句阳,成功拔城,更生擒吕布手下将领刘何。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平黄巾后,迎接汉献帝定都于许县,并以曹仁数有军功,拜为广阳太守。曹操十分器重其英勇武略,于是不使曹仁守郡,而让他以议郎身份(职官名。秦代设置,掌论议。)督军。

建安三年(198年),从征张绣,曹仁别攻周围县地,略城虏众达三千馀人。曹操军退还之际,张绣派军追击,曹军不利,士卒丧气,曹仁起而激厉将士,军心甚奋,曹操壮其所为,最终击破张绣。

建安四年(199年)二月,张杨为部将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所杀,眭固引众欲投袁绍,屯于射犬。四月,曹军进军临河,曹仁与史涣、乐进、于禁、徐晃等人渡河击眭固。眭固使张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射犬,自己则带兵北寻袁绍求救,然而与曹仁等人相遇于犬城。双军交战,曹军大胜,史涣斩杀眭固,尽收其众。

从平河北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袁绍相持于官渡,汝南降贼刘辟等响应袁绍反叛,侵扰许地,袁绍遣刘备出袭濦、强诸县,县众多举而应之。使自许昌以南之地,吏民皆甚不安,曹操亦以之为忧。此时曹仁进言:“南方诸县以为我军当下有官渡之急,不能解救他们,而刘备此时却以大军压境,他们的背叛是正常的事。但刘备刚刚带领袁绍的兵,还未能得其所用,一击便可破了。”曹操同意其言,于是令曹仁遣骑攻打刘备,将其击走,曹仁终于尽复收各个叛县而还。后来袁绍遣别将韩荀想钞断曹军西道,却被曹仁破之于鸡洛山。袁绍自此不敢再别遣分军。曹仁又与史涣等抄截绍运粮车,尽烧其粮。

建安十年(205年),河北既定,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劝谏:“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粮多,要攻,则士卒疲伤,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其言,果然城池立降。于是收录曹仁前后军功,封都亭侯。

江陵战瑜

建安十三年(208年),从曹操讨平荆州,曹仁成为行征南将军。赤壁之战后,曹操留曹仁留守南郡(治所江陵)。

周瑜、程普率领几万人马,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甘宁前往占据夷陵。夷陵城内基本没有曹仁的兵马,以致于甘宁刚刚到达那里,就立即得到了夷陵。曹仁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马去攻打夷陵。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吕蒙的计谋,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带兵去救甘宁,在夷陵大破曹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乘势渡过长江,驻兵北岸,与曹仁相持。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率军数万攻打南郡,其前锋数千人已至,曹仁登城远望,募得三百人,便令部曲将牛金迎军挑战。但吴军甚多,牛金众少,于是被围。曹仁与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牛金等三百人垂危频没,左右之众皆失色惊惧。惟曹仁意气奋怒,呼左右取马来,陈矫等知曹仁欲下城救牛金,于是一起拉着曹仁说:“贼众强盛,势不可当。何不放弃这数百众人,而将军却要以身相赴!”曹仁不应,披甲上马,带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与吴军距百馀步之遥,迫近城沟,陈矫等以为曹仁只是在沟上当住,为牛金支持作势,谁知曹仁竟渡沟直前,冲入敌围,牛金等乃得解救。但敌围之中有馀众尚未尽出,曹仁复又直还突入,将余兵从围中拔出,又杀吴军数人,把吴军击退。陈矫等初见曹仁冲出,皆惶惧无措,直到亲见曹仁还城,不得不叹道:“将军真是天人!”三军都佩服他的勇敢,曹操更器重他,转封安平亭侯。

后来,徐晃到达江陵,欲与曹仁共击周瑜。 周瑜也与曹仁约定日期来进行交战。周瑜为流矢所伤,伤势严重,引军还阵。曹仁闻知周瑜伤得不能起来,亲自督军到周瑜阵前,周瑜乃起身行到军营激厉士气,曹仁见状便撤退。在长达一年的交战中,周瑜对曹仁“所杀伤甚重”,曹仁在经历了惨痛的损失后,弃城而走。孙权任命周瑜为南郡太守,屯据江陵。

拒超平叛

建安十六年(211年),征西将军夏侯渊兵出河东,关中诸将皆反。 曹操西征关中,曹仁为安西将军,督领诸将拒守潼关,在渭南击破马超。 河间苏伯、田银反,曹仁遂行骁骑将军,都督七支大军讨破田银等众。

建安十八年(213年),群臣劝进曹操进封魏公、受九锡,“行骁骑将军安平亭侯曹仁”也是在劝进者的名单之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十月,曹仁跟从曹操征讨孙权。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三月,在曹军的进攻下,孙权遣使徐详请降求和。于是,曹操率先返回京城,留下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驻于扬州境内的居巢。

重返荆州

后来,曹仁离开扬州境内的居巢,并再次行征南将军,假节,屯驻樊城,担当镇守荆州之重任。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之时,其兄曹丕致书训诫曹彰说:“为将者要奉公守法,不是应该像征南将军(指曹仁)一样吗?”

同年十月,荆州北部的宛城吏民苦于繇役。于是,宛城守将侯音与吏民共同反叛,并抄掠附近郡县的百姓数千人,又与关羽连和。曹仁仓促应战,当月便开始围攻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仁带领诸军对宛城进行了四个月的围攻,最终,屠宛城,斩了侯音。曹仁又回师樊城,被正式任命为征南将军。

到了秋天,汉水流域进入雨季,曹仁并未做好长远的准备。 关羽前来进攻襄樊。曹仁命令庞德的部队屯驻于樊城北部。 但樊城北部的地势较低,在雨季更易被淹,而主将曹仁只在樊城北部准备了“小船” (敌军却拥有“大船”)。在敌军到达樊城之后,于禁又率七军共3万人前来救援樊城,依旧屯驻于樊城北部。 当时大雨连下十余日,汉水暴涨外溢,于禁的3万大军以及庞德的部队,尽遭洪水冲淹。关羽趁势乘船进攻,于禁向关羽投降而全军覆没。庞德等人乘“小船”欲回到曹仁驻守的樊城,水盛船覆,导致庞德被关羽俘获。

在洪水发生之前,仅有吕常据守的襄阳被关羽包围,而曹仁据守的樊城并没有被包围。但在洪水发生之后,曹仁据守的樊城也被包围了。 曹仁率数千名士兵据守樊城,水几乎淹了整个城池。关羽乘船攻城,围了好几层,城里与外断了音信,粮食也所剩无几,但援兵尚未赶到。

曹仁被关羽围困于樊城,吕常被关羽围困于襄阳,形势岌岌可危。 满宠对曹仁说:“山水来去快,希望不会太久。听闻关羽遣其它将领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担忧,关羽不敢进攻,是害怕我军后面成犄角。如今若逃跑,洪河以南的地方就不是我们的国家所拥有了,君请再坚持等待。”曹仁说:“没错。”满宠把自己的白马淹死,与士兵共同盟誓。曹仁也以必死之心宣示众人。将士们都被他俩的精神所感动,都一心守城。不久,徐晃带援兵赶到时,大水也渐渐消退了,徐晃从外围向关羽进攻,曹仁得以突围,终于击退关羽。

在关羽的围攻下,无论是曹仁亲自据守的樊城,还是吕常据守的襄阳,都不曾被关羽攻破。

记恨许褚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在关羽败亡后,曹操回到洛阳。 曹仁也从荆州赶来朝谒。当时,曹操还在自己的寝殿里尚未出来,曹仁在殿外遇见许褚,邀许褚去旁边偏室坐下交谈。许褚只说了一句“魏王快出来了”,便转身返回殿内。曹仁因此记恨许褚。

有人问许褚:“征南将军曹仁是宗室重臣,屈尊找你说话,你为什么要推辞?”许褚回答:“曹仁虽然是亲族重臣,但却是镇守外藩之将。而我许褚却是负责内部守备的内臣。我们要说话应该在公开场所说,为什么要到屋里私下去说?”曹操听闻此事后,更加欣赏许褚。

咸有效劳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后来,曹仁在镇守襄阳时,请求还屯宛城,曹丕同意了。曹仁临走时,焚烧了樊城、襄阳。

孙权派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攻破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濡须战败

黄初三年(吴黄武元年、222年),十月,孙权复叛,曹丕亲率各路大军伐吴, 派曹仁率步骑数万进攻吴之濡须(濡须口之战) 。蒋济袭击羡溪, 成功引诱敌军主将朱桓向羡溪派遣援兵。

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223年),濡须口之战仍在继续,此时,曹仁拥有步骑数万人,而吴方主帅朱桓仅有5000兵马。因此,朱桓决定以逸待劳,对部下们说道:“两军对阵,胜负在于将领的能力,而不在于士兵的多寡。诸位看看曹仁的用兵。曹仁的指挥才能怎么能和我朱桓相比?兵法说防守方只需半数兵力就可以抵挡数倍敌军,这里是指在无法依托城池的平原上,胜负取决于士众是否勇敢、进退是否一致。现在,曹仁并非智勇双全,他的军队又心怀胆怯,千里跋涉,人困马乏。而我们据守城墙,南临大江,北靠山陵,以逸待劳,以主制客,这正是百战百胜的胜势。即使曹丕率举国之力前来,尚且不用忧虑,更何况,如今来袭的只是曹仁这些无能之辈!”于是朱桓偃旗息鼓,伪装示弱,引诱曹仁来攻。曹仁果然中计,派遣其子曹泰突袭濡须城,又派遣将军常雕督领诸葛虔、王双等人,早晨乘坐油船另外袭击中洲,中洲正是朱桓部众妻子儿女所在的地方。曹仁亲自率领一万人留在橐皋,作为曹泰等人的后援。蒋济对曹仁的做法提出了反对意见:“吴军占据西岸,将战船列于上游,如果分兵进攻位于下游的沙州岛,无异于自取败亡危险。”但是曹仁没有听从蒋济的良言,自恃兵多,坚持要分兵进攻中洲。吴方主帅朱桓,亲自抵御曹泰,并派遣将军严圭抵御常雕等人。到了三月份,朱桓大破曹泰。在曹泰退兵之后,已经乘油船深入吴军身后的常雕等人进退两难。朱桓回身反扑,与严圭、骆统共破常雕等人,魏军此路的主将常雕、副将诸葛虔均被枭首,副将王双被生擒。

至此,在此次战役中,直面濡须城的曹泰一路损失已经无法统计。而魏军进攻中洲的常雕5千人全军覆没,临阵战死的将士一千余人,剩下三千余人被俘。魏军只好全面撤退。曹仁在损兵折将后,不久便逝世,时年五十六岁 。曹仁所率领的濡须方向的魏军由东中郎将蒋济代领。 曹仁被朝廷追谥为忠侯。

青龙元年(233年)五月壬申日,曹仁与夏侯惇、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www.renwujianjie.com网上整理)

人物评价

陈矫:将军真天人也。

温恢: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

钟繇:征南将军运田单之奇,厉愤怒之众,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表里俱进,应期克捷,馘灭凶逆。

曹丕: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

曹植: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不过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朱桓:仁既非智勇。

陈寿:①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②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於左右,案以从事。

傅玄:曹大司马之勇,(孟)贲、(夏)育弗加也。

褚亮:金坛奇正,得之於怀抱,玉钤攻取,无劳於积习,祭遵儒术,未足方其雅歌,曹仁智勇,才可用其胜。

李商隐:任重前驰,众才一旅,许伯则摩垒而旋,曹仁亦逢沟不渡。举无遗算,仕匪遭时,何兹皓首,不识丹墀。剑折而空留玉匣,马死而犹挂金羁。

郝经:心为气城,兵为城城,心固则气固,兵固则城固。静密专安,内外如一,无隙无瑕,以主待客,虽画地守之可也。况于城乎!又必兵械备具,薪粮足馀。进有郭围,退有停障。远有救援,迩有间侯。啬力多暇,明慎罚赏,申饬教戒,禁绝讹妄。血视肉薄,示之必死。曹仁之守樊,郝昭之守陈仓,张特之守新城,皆是也。

家族成员

祖父:曹褒:曹仁祖父。

父辈

曹炽:曹仁生父。

曹嵩:曹操生父,曹仁从祖父。

兄弟辈

曹纯:曹仁弟弟。

曹操:魏武帝,曹仁从祖兄。

子:曹泰、曹楷、曹范

孙:曹初,曹泰之子。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仁于曹操起兵时与曹洪一同前来投奔,并随曹操一同参与讨董战役。后从征袁术、吕布、张绣,参加官渡之战,多立功勋。曹操平定北方后决意南征,曹仁率军先攻刘备,并列八门金锁阵以敌刘备,但阵法却被徐庶所破,因而败绩;樊城亦被刘备所取,曹仁败回。夏侯惇在博望坡失利后,曹操亲率大军南下,曹仁为前锋先至新野,此时刘备已将新野军民迁出,曹仁率众入城,中了诸葛亮的火计,急奔出城,又在白河中遭到水攻,其军大败。此后曹操于赤壁遭受火攻大败,曹仁引军自荆州前来接应。赤壁之战结束,周瑜乘胜进取荆州,与镇守南郡的曹仁大战,曹仁用曹操遗计诈败引周瑜入城,随命放箭,周瑜中箭败退 。然此后反中东吴军士诈降之计,被周瑜杀败。后曹仁随曹操西征马超、韩遂,平定汉中,并南下抵挡孙权的进攻,此后负责镇守襄阳。汉中之战后关羽进取襄阳、樊城,曹仁死守樊城,后于战中命令弓弩手放箭,射中关羽右臂。后曹操遣徐晃来援,终解樊城之围 。曹丕称帝后封曹仁为大司马。夷陵之战后,曹仁奉曹丕之命进军濡须口,却被守将朱桓杀败,回到洛阳,不久后病逝。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92

电视剧

关公

杨军

1994

电视剧

《三国演义》

邰祖辉

许德山

1996

电视剧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张顺兴

1999

电视剧

《曹操》

王耀辉

2004

电视剧

武圣关公

李君峰

2010

电视剧

三国

洋光

2013

电视剧

《曹操》

孙学正

史籍记载

《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曹操与曹仁是什么关系

曹仁是曹操的堂弟,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因为曹操是夏候氏过继给曹家的。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从弟(古人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又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若不共祖父则为从祖弟,若共祖父则为从父弟。从父弟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比从祖弟与己的近一些。对立称谓是从兄。今试将从弟、从兄合称为从兄弟。)。三国曹魏名将,官至大司马,封陈侯。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