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不问

“置之不问”的解释

成语拼音: [zhì zhī bù wèn]  

成语解释: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成语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圣上置之不问。”

成语例句: 巴金《秋》:“郑家至今尚无安葬的意思,大舅也置之不问。”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关心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置之不問

英文翻译: leave unnoticed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置之不问”单字解释


:1.搁;放:安~。搁~。漠然~之。~之不理。~诸脑后。2.设立;布置:装~。设~。3.购置:添~。~一些用具。  

: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事处。不懂就~。答非所~。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好。~候。3.审讯;追究:审~。~案。首恶必办,胁从不~。4.管;干预:过~。不闻不~。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两本书。6.姓。  


“置之不问”的近义词


置之不理 置之不顾

“置之不问”造句


忽略有意地忽视或置之不问或不理。

因此你务必说“我决心尝试”,把“我不能’置之不问。

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

戎凯心冷哼一声,对于他的话置之不问,道:我要买这本符书,你开一个价吧。

凡宦官子弟、宾客为官贪残者,皆置之不问,却举奏边远小郡为官清正,颇政绩者二十六人。

这个快乐的问题是一切无宗教的哲学家所注意的重大问题,可是基督教的思想家却完全置之不问,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置之不问”相关成语


上一篇:拙嘴笨舌

下一篇:孳孳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