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堂堂
“一表堂堂”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biǎo táng táng]
成语解释: 形容仪表堂皇。
成语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成语例句: 茅盾《闻笑有感》:“后来我留心看那几位‘可敬的人们’,确也是衣冠楚楚,一表堂堂。”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外表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表堂堂
英文翻译: fine-looking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一表堂堂”单字解释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表:1.外面;外表:~面。地~。由~及里。2.中表(亲戚):~哥。~叔。姨~。姑~。3.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4.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吃服(fù)药~一~,出身汗,病就好了。5.榜样;模范:~率。为人师~。6.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7.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一张~。8.古代测日影的标杆。见〖圭表〗。9.测量某种量(liàng)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10.姓。
堂:1.正房:~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课~。食~。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过~。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兄。~弟。~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内景。一~壁画。8.姓。
堂:1.正房:~屋。2.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礼~。课~。食~。3.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过~。4.用于厅堂名称,旧时也指某一家、某一房或某一家族:三槐~。5.用于商店牌号:同仁~(北京的一家药店)。6.堂房:~兄。~弟。~姊妹。7.a)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节叫一堂:两~课。c)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过了两~。d)用于场景、壁画等:三~内景。一~壁画。8.姓。
“一表堂堂”造句
原来您就是曹大人,果然一表堂堂气度不凡呀!
可怜顺顺家那个大老,相貌一表堂堂,会淹死在水里!
一表堂堂神鬼怕,形容凛凛威风逞,面如金枣色通红,云长再世美髯公。
云首领一表堂堂,英雄人物,不知来我这蔽陋之处有何见教?
门帘拉起,一个五官端正、一表堂堂的四十多岁男子走入房内。
他心底里一向自以为一表堂堂,一听这话,快活得胖身子里面条条筋络都抖动起来.
一心一意,一帆风顺,一丝不苟,一举俩得,一呼百应,一箭双雕,一表堂堂,一臂之力,一诺千金,一举成名。我把这“十个一”送给你,祝福你十月十,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