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笏披袍
“秉笏披袍”的解释
成语拼音: [bǐng hù pī páo]
成语解释: 秉:执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披袍:身穿官服。比喻做官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二折:“圣朝辅佐必良才,野有贤人久困埋,今朝察访当推举,秉笏披袍拜御阶。”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指做官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秉笏披袍
英文翻译: Binghu Robe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秉笏披袍”单字解释
秉:1.拿着;握着:~笔。~烛。2.掌握;主持:~政。3.古代容量单位,合16斛。4.姓。
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着斗篷。~星戴月。2.打开;散开:~卷。纷~。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了。
袍:袍子:皮~。棉~儿。长~。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