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受之愬
“肤受之愬”的解释
成语拼音: [fū shòu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成语例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你想外国人又不是包龙图,况且又不懂中国话,自然中了他的‘肤受之愬’了。”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膚受之之
英文翻译: Fu shouzhiqian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肤受之愬”单字解释
肤:1.皮肤:切~之痛。体无完~。2.表面的;浮浅:~浅。~泛。
受:1.接受:~贿。~教育。~到帮助。2.遭受:~灾。~批评。~委屈。3.忍受;禁受:~不了。~得住。4.适合:~吃(吃着有味)。~看(看着舒服)。~听(听着入耳)。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愬:[shuò]恐惧的样子。[sù]同“诉”。
“肤受之愬”的近义词
肤受之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