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不胜词

“理不胜词”的解释

成语拼音: [lǐ bù shèng cí]  

成语解释: 指文章说理不能胜过言辞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成语例句: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理不勝詞

英文翻译: Incoherent words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理不胜词”单字解释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肌~。条~。2.道理;事理:合~。~屈。~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4.管理;办理:处~。~财。当家~事。5.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7.姓。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shèng]1.胜利(跟“负、败”相对):打~仗。取~。2.打败(别人):以少~多。战~敌人。3.比另一个优越(后面常带“于、过”等):事实~于雄辩。实际行动~过空洞的言辞。4.优美的(景物、境界等):~景。~境。引人入~。5.姓。6.(旧读shēng)能够承担或承受:~任。不~。7.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方~。[shēng]肽的旧称。  

:1.(~儿)说话或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戏~。义正~严。~不达意。他问得我没~儿回答。2.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3.语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  


“理不胜词”的反义词


理过其辞

“理不胜词”的近义词


理不胜辞

“理不胜词”相关成语


上一篇:亏心短行

下一篇:疗疮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