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不离口

“曲不离口”的解释

成语拼音: [qǔ bù lí kǒu]  

成语解释: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成语出处: 朱自清《论诵读》:“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才有效用;‘曲不离口’,诵读也是一样道理。”

成语例句: 孙犁《后记》:“从业务上,也算是曲不离口,弦不离手吧?”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常与“拳不离手”连用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麯不離口

英文翻译: practice singing all the time

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曲不离口”单字解释


:[qǔ]1.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2.(~儿)歌曲:~调。戏~。小~儿。高歌一~。3.歌谱:《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作的~。[qū]1.弯曲(跟“直”相对):~线。~尺。弯腰~背。山回水~。~径通幽。2.使弯曲:~肱而枕(肱:胳膊)。~突徙薪。3.弯曲的地方:河~。4.不公正;无理:是非~直。5.姓。6.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别。~家。~散(sàn)。~职。~异。~间(jiàn)。支~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海~。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出~转内销。~外。古北~。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支援。文教~。专业不对~。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儿。瓶子~儿。6.指人口:户~。拖家带~。7.指口味:~重。8.破裂的地方:裂~。疮~。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人。一~猪。两~缸。  


“曲不离口”的近义词


三句话不离本行 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造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三天不练就生疏了。

要想在标枪比赛中拿到名次,那你就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不懈地练习跑步和投掷技巧。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干一行,钻一行,这样就没有干不好的事。

他终日曲不离口,让邻居欣喜不已.

曲不离口的歌唱教师,是罗莎琳的旧情人,性格浪漫、自我,歌剧开幕时便以歌声吸引罗莎琳.

我起来练功啊,有道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好身手是练出来的啊!

学武?笑话,学武有什么好,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了武这一生便少了很多的乐趣了,我打死也是不想学得。

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些天他已经将这六个动作打过上百次,早已经滚瓜乱熟了。

玩星际就像唱京戏曲不离口的练上一年可能还唱不上调子。


“曲不离口”相关成语


上一篇:泣不可仰

下一篇:寝不聊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