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
成语拼音: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成语解释: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例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主语;用于劝戒之语
结构类型: 复句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施,不能读作“sī”。
繁体字形: 己所不慾,勿施于人
英文翻译: Don't do what you don't want
成语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成语故事
成语分类:
成语关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单字解释
己:1.自己:知~知彼。舍~为人。严于律~。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所:1.处所:场~。住~。各得其~。2.明代驻兵的地点,大的叫千户所,小的叫百户所(后来只用于地名):海阳~(在山东)。前~(在浙江)。后~(在山西)。沙后~(在辽宁)。3.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研究~。派出~。诊疗~。指挥~。招待~。4.a)用于房屋:这~房子。b)用于学校等:一~医院。两~学校。5.姓。6.跟“为”或“被”合用,表示被动:为人~笑。看问题片面,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7.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表示中心词是受事:我~认识的人。大家~提的意见。8.用在“是…的”中的名词、代词和动词之间,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全国的形势,是同志们~关心的。9.用在动词前面,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各尽~能。闻~未闻。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欲:1.欲望:食~。求知~。2.想要;希望:~言又止。从心所~。3.需要:胆~大而心~细。4.将要:摇摇~坠。山雨~来风满楼。
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切~上当。请~入内。
施:1.施行2.;施展:实~。措~。~工。无计可~。3.给予:~礼。~压力。4.施舍:~诊。~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粉(搽粉)。~化肥。6.姓。
于:1.a)在:她生~1949年。来信已~日前收到。黄河发源~青海。b)向:问道~盲。告慰~知己。求救~人。c)给:嫁祸~人。献身~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祖国。有益~人民。形势~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蓝。出~自愿。f)表示比较:大~。少~。高~。低~。g)表示被动:见笑~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属~。在~。至~。b)形容词后缀:勇~负责。善~调度。易~了解。难~实行。“於”3.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2.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4.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5.别人:~云亦云。待~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送到医院~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9.(Rén)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近义词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己所不欲,毋加诸人